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哮喘患儿鼻病毒感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3:10
【摘要】: 目的: 探讨鼻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取60例5~15岁哮喘患儿作为实验组,其中哮喘缓解期患儿30例(缓解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0例(哮喘组)。选取无过敏性疾病史及寄生虫感染,近6个月未全身使用过糖皮质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的5~15岁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鼻病毒(RV)基因;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T-IgE),测定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百分比(E0S%)。 结果: 1、哮喘组鼻病毒感染率为36.67%,缓解组鼻病毒感染率为3.33%,对照组未检测到鼻病毒;哮喘组鼻病毒感染率与缓解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缓解组鼻病毒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哮喘组鼻病毒阳性患儿肺功能FEV1%pre为(62.73±13.54)% ,哮喘组鼻病毒阴性患儿肺功能FEV1%pre为(86.42±17.78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 3、哮喘组鼻病毒阳性患儿T-IgE为(836.32±44.801)IU/ml、E0S%为(10.63±4.09)%,哮喘组鼻病毒阴性患儿T-IgE为(439.10±231.28)IU/ml、E0S%为(5.04±2.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但哮喘组鼻病毒阳性患儿T-IgE与E0S%无相关性(rs=0.364,P0.05)。 4、哮喘组T-IgE为(584.74±374.59)IU/ml、E0S%为(7.09±4.19)%,缓解组T-IgE为(316.90±163.88)IU/ml、E0S%为(4.45±1.53)%,对照组T-IgE为(150.23±81.83)IU/ml、E0S%为(2.47±0.90)%;哮喘组T-IgE、E0S%与缓解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㩳0.05,缓解组T-IgE、E0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1;且哮喘组、缓解组T-IgE与E0S%呈正相关(rs=0.763, rs=0.607,P0.01)。 结论: 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鼻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缓解期哮喘患儿,提示鼻病毒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 2、急性发作期鼻病毒阳性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pre明显低于鼻病毒阴性哮喘患儿,提示鼻病毒感染与哮喘加重具有相关性。 3、急性发作期鼻病毒阳性哮喘患儿T-IgE高于鼻病毒阴性哮喘患儿,提示鼻病毒可能是一种特异性的过敏原,感染后可导致T-IgE升高,从而最终导致哮喘的发作;或高水平血清T-IgE的患儿更易因鼻病毒感染而诱发哮喘加重。 4、T-IgE与EOS两者共同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5.6
【图文】:

电泳图,基因,电泳图,无相关


P >0.05 无相关性3.6 RT-PCR 检测 RV 基因结果:见下图593bpbp1 2 3 4 5 6 7图 5 鼻咽拭子中 RV 基因电泳图1:Marker 2、3、4、5 为阳性结果,6、7 为阴性结果

电泳图,电泳图,基因,哮喘


EOS%无相关性(r =0.354 p>0.05);哮喘组RV感染者T-IgE与EOS%无相关性(r=0.364 p>0.05),非RV感染患者T-IgE与E0S%呈正相关(r =0.688 p<0.05)。2.4 RV基因电泳图 93 bp电泳带为阳性, 见图1。93 bpbp 1 2 3 4 5 6 7图1 鼻咽拭子中RV基因电泳图1:Marker 2、3、4、5为阳性结果 6、7为阴性结果3 讨论RV于1956年Pelon用组织培养方法发现,属小核糖核酸科,是引起人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2]。过去认为RV感染主要限于上呼吸道,近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RV可存在于下呼吸道,且是引起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4]。本研究通过RT-PCR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检测RV基因,发现哮喘组RV感染率为36.67%,而缓解组患儿仅有1例RV检测阳性,感染率为3.3%,对照组未检测到RV基因;哮喘组RV感染与缓解组及对照组;缓解组RV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哮喘组RV感染患儿肺功能FEV1明显低于非RV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文辉;陈羿;张莹莹;吕淑泓;宗青;邓力;;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4期

2 窦丽阳;冯玉麟;;病毒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加重[J];华西医学;2007年01期

3 李军;朱启昒;俞蕙;顾新焕;;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常见病毒及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6期

4 牟京辉;陈慧中;;病毒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6期

5 张志勇;陈昕;赵耀;杨锡强;赵晓东;;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人鼻病毒检测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0期

6 李军;朱启昒;;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毒的检测及临床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06年04期

7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2期

8 李军,朱启昒;鼻病毒的研究现状[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9 向稚丹,方峰,董永绥,崔雯,李革;一步法RT-PCR从临床样本中检测到鼻病毒基因[J];中华儿科杂志;2005年09期

10 赵林清;钱渊;朱汝南;邓洁;王芳;;北京地区2002—2006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鼻病毒感染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2780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80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a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