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染色体异常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2:33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圆锥动脉干畸形是一类复杂性先心病,可以导致新生儿时期出现低氧血症和难以纠正的酸中毒,引起患儿早期死亡。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发病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先心病是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证实,圆锥动脉干畸形是22q11微缺失综合征最常见的心脏表现,而部分圆锥动脉干畸形患者存在22q11微缺失。位于22q11微缺失片段的TBX1和HIRA等基因在动物模型中均证实与圆锥动脉干畸形有关,被认为是圆锥动脉干畸形发病的候选基因。然而,尽管22q11微缺失综合征患者普遍表现有圆锥动脉干畸形,但是对于单纯圆锥动脉干畸形与22q11微缺失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此外,在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与22q11微缺失片段上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课题重点研究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的染色体异常、22q11微缺失以及该微缺失片段上相关基因包括TBX1和HIRA的多态性,探讨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和基础。 第一部分4046例染色体检查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与先心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从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进行染色体检查的患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种类,并统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染色体核型的特点以及染色体核型异常患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 结果: 1、4046例染色体检测患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660例(16.32%),先天性心脏病391例(9.66%)。 2、21三体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疾病,共458例,占染色体核型异常总数的63.40%。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疾病,共105例,占染色体核型异常总数15.90%。 3、660例染色体异常患儿中,有18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57例染色体核型表现为21三体综合征,其中133例(84.71%)心脏间隔类缺损。4例染色体核型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症者,2例(50%)为主动脉弓缩窄。 4、39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85例(41.31%),3655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中,染色体核型异常475例(13.0%)(x~2=304.7,P=0.000,OR=6.012,95%CI为4.822-7.497)。105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6例(15.24%),而286例非圆锥动脉干畸形儿童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69例(59.1%)(x~2=59.25,P=0.000,OR=8.035,95%CI为4.489-14.380)。 小结: 1、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畸形疾病,其最常见的心脏畸形是间隔类缺损;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畸形疾病,其常见的心脏畸形可能是主动脉缩窄。 2、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并不多见,提示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无法对这类严重复杂的先心病进行产前筛查。 第二部分圆锥动脉干畸形与22q11微缺失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与22q11微缺失的关系。 方法: 选取91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采取患儿外周血2ml,对其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制取染色体图片,进行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选用Vysis公司提供的Tuple1探针,应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FISH)进行染色体微缺失检测。 结果: 1、91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中,83例外周血染色体标本进行FISH实验成功,其疾病类型分布为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31例、法洛四联症24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肺动脉瓣狭窄7例、大动脉转位5例、动脉单干4例、主动脉缩窄1例以及主动脉瓣狭窄1例。 2、FISH共检测出3例阳性患儿,3例均为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占所有病例数3.6%,占肺动脉闭锁的9.7%。 小结: 1、22q11微缺失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中发生率比其它圆锥动脉干畸形高。 2、FISH可以作为产前检查22q11微缺失的方法,在孕早期检出部分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等圆锥动脉干畸形。 第三部分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与22q11区段上相关基因(TBX1、HIRA)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技术以及测序的方法,对203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法洛四联症87例、肺动脉闭锁49例、大动脉转位32例、右室双出口29例以及动脉单干6例)、15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150例心脏结构正常的健康儿童,检测TBX1基因285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对HIRA外显子5,25进行测序。对TBX1基因285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和HIRA 2个外显子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1、TBX1基因多态性分析 TBX1 2857位点非CC基因型(携带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转位组是87.5%、正常对照组是75.3%(X~2=4.821,P=0.028,OR=2.256,95%CI为1.079-4.718);TBX1 2857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转位组是64.1%、正常对照组是47.4%(X~2=5.159,P=0.023,OR=1.926,95%CI为1.093-3.393)。 2、HIRA基因多态性分析 (1)HIRA 25983位点非CC基因型(携带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动脉转位组是6.2%、简单先心病组15.3%(X~2=4.310,P=0.038,OR=2.765,95%CI为1.026-7.449),右室双出口组是3.4%、简单先心病组15.3%(X~2=8.791,P=0.003,OR=5.706,95%CI为1.597-20.368),但是HIRA 25983位点G等位基因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HIRA 100308位点非GG基因型(携带A等位基因)频率在法洛四联症组是13.8%、正常对照组是3.3%(X~2=7.779,P=0.005,OR=5.264,95%CI为1.463-18.937),在动脉单干组是16.7%(X~2=10.889,P=0.001,OR=6.622,95%CI为1.874-23.391)。HIRA 10030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在法洛四联症组是8.6%、正常对照组是1.7%(X~2=4.714,P=0.030,OR=4.846,95%CI为1.020-23.084),在动脉单干组是16.7%。(X~2=13.085,P=0.000,OR=10.036,95%CI为2.253-44.712)。 (3)HIRA 100598位点GG、GA和从基因型及G/A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小结: 1、TBX1 2857位点G/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大动脉转位的遗传易感性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是大动脉转位的易感基因。 2、HIRA 10030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法洛四联症和动脉单干的遗传易感性有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法洛四联症和动脉单干的易感基因。 3、HIRA 25983位点G/C和HIRA 10059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圆锥动脉干畸形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5.4
【图文】:
!有家族史.其他图1一 14046例患儿染色体检查原因分布图3、染色体核型异常基本情况:在4046例患儿中,有660例患儿(16.31%)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在所有染色体异常病例中,按照染色体类型将其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异常和常染色体异常。按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又分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以及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常染色体结构异常(见表1一1,表1-2,表1一3,表l一4,表l一5)。
一、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所有患儿外周血染色体处于分裂相中期,染色体核型均为正常:男性表现为46,XY;女性表现为46,XX(见图2一1)。图2一1: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A: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46,XX;B:正常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二、荧光原位杂交 (FISH)结果1、91例患儿中,83例FISH成功(男:女=54:29),其中有3例FISH阳性,即存在22qll微缺失(表2一1)。
2()()mm匕/m名, Me(;()onIndex:1.33,诊断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侧枝循环形成。该患儿经过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心功能衰竭明显,最终死亡。(F工SH结果见图2一2,心导管检查结果见图2一3)‘七﨑才,自,!LL.k勿..1曰日F今口J口..图2一2:标本28染色体FIS日A: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46,XY;B、 C:FISH结果:红点代表TuPlel、绿点代表对照位点22ql3、自色箭头所指处为红点缺失,表明存在 22q11微缺失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25.4
【图文】:
!有家族史.其他图1一 14046例患儿染色体检查原因分布图3、染色体核型异常基本情况:在4046例患儿中,有660例患儿(16.31%)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在所有染色体异常病例中,按照染色体类型将其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异常和常染色体异常。按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化又分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性染色体结构异常,以及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常染色体结构异常(见表1一1,表1-2,表1一3,表l一4,表l一5)。
一、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所有患儿外周血染色体处于分裂相中期,染色体核型均为正常:男性表现为46,XY;女性表现为46,XX(见图2一1)。图2一1: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A:正常女性染色体核型:46,XX;B:正常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二、荧光原位杂交 (FISH)结果1、91例患儿中,83例FISH成功(男:女=54:29),其中有3例FISH阳性,即存在22qll微缺失(表2一1)。
2()()mm匕/m名, Me(;()onIndex:1.33,诊断为: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侧枝循环形成。该患儿经过手术治疗,但是术后心功能衰竭明显,最终死亡。(F工SH结果见图2一2,心导管检查结果见图2一3)‘七﨑才,自,!LL.k勿..1曰日F今口J口..图2一2:标本28染色体FIS日A:染色体核型G带分析:46,XY;B、 C:FISH结果:红点代表TuPlel、绿点代表对照位点22ql3、自色箭头所指处为红点缺失,表明存在 22q11微缺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代新,杨庆恩;卡方检验和精确检验在HWE检验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韩秀敏;朱鲜阳;胡晓芳;盛晓棠;魏明;张端珍;崔春生;;TBX1基因与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02期
3 刘苗;吴小艳;徐佳伟;金润铭;;Shh和Fgf8介导的视黄酸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心肌细胞TBX1表达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20期
4 陶子瑜;黄国英;林其珊;马晓静;刘晓琴;梁雪村;陈伟达;孙斌;陈张根;贾兵;;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性及其对外科手术指导价值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年05期
5 杜玉荣,杨焕杰,谭震,黄昀,李树林,田家伟,张贵寅,李璞,傅松滨;22q11微缺失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的研究[J];遗传;2005年06期
6 杜卫;刘青敏;;1997~2006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变化趋势分析[J];医学信息;2008年04期
7 朱若燕;桂永浩;李丽蟾;陈瑞玉;孙莉;常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多中心临床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10期
8 张立凤;桂永浩;钟涛;王跃祥;钱林溪;董永新;蒋t
本文编号:2789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890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