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原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比较
发布时间:2020-08-11 14:33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CV-A6、CV-A10及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为后续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诊断、疾病控制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8.05-2018.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粪便PCR的结果,将病例分为CV-A6组、CV-A10组及EV-71组,比较三组的流行病特征及临床特征。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重症手足口患儿234例,其中CV-A6组191例,CV-A10组21例,EV-71组22例,三组患儿性别构成无统计学意义;2.CV-A6组平均年龄为(22.0±15.5)月,CV-A10组平均年龄为(21.6±11.1)月,EV-71组平均年龄为(30.5±17.3)月。EV-71组患儿平均年龄高于CV-A6(P0.05)组及CV-A10组。3.EV-71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丙种球蛋白使用率显著高于CV-A6组及CV-A10组(P均0.05);EV-71组较CV-A6组及CV-A10组抽搐发生率低,而肢体抖动及独坐/站立/行走不能发生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均0.05)。EV-71心率增快及血压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CV-A6组及CV-A10组(P均0.05)。4.CV-A6组皮疹以丘疱疹为主,皮疹分布广,皮疹量多,CV-A10组及EV-71组以斑丘疹为主;5.EV-71组PCT值较CV-A6组及CV-A10组低,且EV-71较另外两组CRP不高发生率更高(P均0.05)。6.CV-A6组较CV-A10组及EV-71组后期更易发生脱甲(P均0.05),脱甲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CV-A6、CV-A10、EV-71感染致重症手足口病各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儿皮疹形态、数量,CRP及PCT值初步区分CV-A6、CV-A10、EV-71感染,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1
本文编号:2789193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莹莹;于秋丽;赵文娜;谢峗;齐顺祥;李琦;;河北省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5年12期
2 颜湘;刘泉波;;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比较[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年03期
3 李晓君;李芳;唐海丰;;上海市普陀区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年05期
本文编号:278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891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