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左乙拉西坦对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氟桂利嗪在小儿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8-21 05:22
【摘要】: 研究背景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尽管近几年来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1/4以上的患者不能控制发作,临床上称为难治性癫痫(RE)。目前发现难治性癫痫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多药耐药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蛋白在难治性癫痫脑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左乙拉西坦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对MDR1表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了。利用海人酸制备的慢性癫痫模型是一种接近于人类颞叶癫痫的模型,而颞叶癫痫是一种较常见的难治性癫痫。因此制备海人酸致癫模型来研究左乙拉西坦对MDR1的影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氟桂利嗪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据报道在动物实验中对多药耐药基因有逆转作用,对难治性癫痫辅助治疗有效,但目前还未在临床中常规应用。氟桂利嗪对难治性癫痫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而且能否在儿科中应用及疗效还需探讨。因此,通过检测难治性癫痫患儿外周血MDR1 mRNA的表达,以及对氟桂利嗪的反应和耐受情况来观察氟桂利嗪作为儿科辅助用药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对多药耐药基因的影响;研究难治性癫痫患儿外周血中MDR1 mRNA的表达及氟桂利嗪作为辅助用药在小儿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作用及耐受性。 方法 1、左乙拉西坦对MDR1表达的影响:选用生后7d(P7)的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癫痫观察组38只和正常对照组32只。癫痫观察组给予海人酸(kainicacid,KA)1mg/kg(0.5ml/kg),腹腔注射致痫,对照组应用相同方法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待慢性癫痫模型建立后,癫痫观察组随机分为慢性癫痫(简称EP)观察组,13只,慢性癫痫治疗(简称EP+LEV)组,15只;正常对照组分为生理盐水对照(control)组,16只和正常生理盐水对照治疗(control+LEV)组,16只。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80mg/kg)灌胃,治疗8w后,断头取海马,称重,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T-PCR)检测mdr1a和mdr1b mRNA的表达。 2、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86例受试者(难治性癫痫患儿64例,其中氟桂利嗪治疗组36例,安慰剂组28例;正常对照组22例)外周血MDR1 mRNA的表达情况。辅助治疗7~8w(氟桂利嗪治疗组给予5mg,po,q~n;安慰剂组给予维生素B_610mg,po,q~n),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发作减少≥50%为有效,用药后复查MDR1 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患儿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 结果 1、注射海人酸后2~10min出现5—7级发作,平均潜伏时间为(4.3±3.1)min,第2~3w起出现自发性反复惊厥(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RS),每日发作约4~5次。Wistar大鼠共死亡8只,造模失败2只,致痫成功率为94.74%,模型成功率为73.69%。 2、慢性癫痫治疗组在给予LEV治疗2w起,自发性发作次数减少,每日减少至0~2次不等,但未完全缓解;正常对照组无癫痫发作。 3、海马重量:癫痫观察组脑重下降15.3%,(癫痫观察组0.137±0.018;正常对照组0.158±0.015,P<0.01);慢性癫痫治疗组与慢性癫痫组相比,升高8.1%(EP+LEV组0.149±0.013,EP组0.137±0.018,P<0.05);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下降3.3%(control+LEV组0.153±0.017;control组0.158±0.015,P>0.05)。 慢性癫痫观察组和慢性癫痫观察治疗组mdr1a和mdr1b mRNA表达明显增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癫痫观察组mdr1a和mdr1b mRNA表达高于慢性癫痫观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mdr1a和mdr1b mRNA表达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临床疗效观察:添加治疗7~8w后,安慰剂组28例,2例发作减轻,占7.14%;氟桂利嗪治疗组36例,治疗有效20例(55.56%),表现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较前减短,发作的严重程度减轻,多次脑电图检测显示癫痫样放电明显减少,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添加治疗前,难治性癫痫组(64例)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添加治疗后,氟桂利嗪治疗组(36例)MDR1 mRNA的表达低于安慰剂组(28例),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安慰剂组MDR1 mRNA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高1.14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安慰剂组MDR1 mRNA的表达高于添加治疗前难治性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治疗组MDR1 mRNA的表达低于添加治疗前难治性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应用氟桂利嗪治疗的患儿2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结论 1、反复癫痫发作可使Wistar大鼠海马中mdr1a和mdr1b mRNA表达增高。 2、抗癫痫新药左乙拉西坦可使大鼠海马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减少。 3、左乙拉西坦可使癫痫大鼠海马的重量增加,但使正常大鼠海马重量减轻。 4、难治性癫痫患儿MDR1 mRNA在外周血和脑组织同步表达,因此,检测外周血MDR1 mRNA的表达对于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5、氟桂利嗪对MDR1mRNA的表达有逆转作用。可用于小儿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能减少癫痫的发作,且小剂量氟桂利嗪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启鲜;吴妮;;成人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14期

2 郑春玲;黄圣明;王明科;李森;;对四种抗癫痫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09期

3 丘斌;;妥泰联合中药治疗小儿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4 陆茜;任义胜;吴丹阳;;2008~2010年我院抗癫痫药物利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7期

5 金瑞峰;葛丽娟;王纪文;田广燕;孙若鹏;;多药耐药基因1C3435T和C1236T多态性与抗癫痫药血药浓度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6 宋凡;王莹;刘敏;蔡正旭;;从不规范联合用药转变为单药治疗过程分析抗癫痫药物的选择策略[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年05期

7 杨丰;崔小丽;刘养凤;王莹;高飞;景芸芸;康小刚;江文;;不同抗癫痫药物对新诊断癫痫患者一年保留率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年06期

8 叶晓歌;;HPLC法测定苯妥英钠的血清浓度研究[J];中外妇儿健康;2011年04期

9 ;抗癫痫的治疗策略和首选药物[J];临床荟萃;2011年17期

10 朱琳;华之卉;宋洪涛;;他克莫司的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敏翔;陈乾;吴久鸿;;近年抗癫痫药物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娟;陈艳;;06-09年淮南市大、中型医院抗癫痫药物应用评价与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3 潘敏翔;史宁;吴久鸿;;抗癫痫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概况[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4 董华洁;方成;朱丹霞;庄芸;王冬梅;乔纯;吴雨洁;范磊;徐卫;李建勇;;多药耐药基因-1多态性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易感性和预后关系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5 宋向群;匡志鹏;李志革;于起涛;曾爱屏;韦劲松;吴英德;;多药耐药基因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检测[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陈必成;郑少玲;倪晓洁;夏鹏;杨亦荣;潘晓东;郑建建;蔡勇;傅晶;;建立对多药耐药基因C3435T与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分型方法[A];2007年浙江省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崔哠;;癫痫及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和进展[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昱雯;汪昕;;抗癫痫药物对血脂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狄晴;蒋颖;张颖冬;;难治性癫痫与多药耐药基因1 C3435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李娜;李亚明;;~(99)Tc~m-MIBI细胞内动力学变化评价Pgp介导的多药耐药[A];第四届全国中青年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桦;抗癫痫药物GVG有助于戒毒[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广文;如何选择抗癫痫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禾子;服抗癫痫药物后能否哺乳[N];大众卫生报;2005年

4 记者 李雨茵;联合开发渐入佳境[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张荔子;抗癫痫药物新进展[N];健康报;2005年

6 中原;抗癫痫药物易致胎儿畸形[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冬冬;抗癫痫药物的新选择[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程书权;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9 石军;辉瑞Neurontin之痛[N];医药经济报;2008年

10 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陈芬保;癫痫诊治十大原则[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兵;Mdr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mdr1的筛选[D];四川大学;2005年

2 曾杨;伊来西胺对急性分离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作用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3 李波;重组腺病毒介导多药耐药基因反义RNA逆转人肝癌细胞株的MDR表型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薛峥;抗癫痫药与SUDEP相关性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尹健;外周造血干细胞纯化、体外扩增及多药耐药基因转染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6 刘勇;河豚鱼多药耐药基因组全长序列和邻座基因的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7 童英;多药耐药基因转导提高人造血祖细胞对化疗药物抗性的体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8 郭春宝;转染多药耐药基因提高小鼠肝癌化疗疗效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9 徐近;胰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及其转录调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高志学;人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水有;儿童难治性癫痫与多药耐药基因MDR_1C3435T多态性的相关性[D];浙江大学;2007年

2 金瑞峰;多药耐药基因在慢性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托吡酯对其表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6年

3 贾晓燕;新发老年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于臻;左乙拉西坦对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氟桂利嗪在小儿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平;普瑞巴林与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比较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6 刘芳;癫痫患儿免疫水平的变化及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徐伟;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检测多药耐药基因SNP的方法建立和应用[D];苏州大学;2011年

8 赵杰;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9 曹庆堂;平阳霉素化疗与口腔鳞癌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阴冠程;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9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