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对新生鼠脑细胞凋亡和神经再生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22.12
【图文】:
11图1 缺氧模型Fig.1 Hypoxia model3 神经行为观察观察正常对照组、缺氧10min组、缺氧20min组每只大鼠是否有夹尾尖叫、翻身能力异常,并记录是否出现肢体抖动、惊厥、意识障碍,出现上述一项以上异常作为神经行为异常的标准。4 组织病理学观察造模后即取正常对照组、缺氧10min组、缺氧20min组大鼠脑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的脑组织病理变化。4.1 石蜡切片标本的制备4.1.1 取材和固定新生SD大鼠乙醚吸入麻醉后,快速断头取出脑组织投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3h后冠状切修块,继续固定48h,流水冲洗后置于70%乙醇中
活动逐渐减少,夹尾尖叫声减弱,翻身能力降低或消失,部分有肢体抽动、惊厥及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恢复正常供氧后肤色逐渐红润,活动增加,神经行为异常消失。正常对照组未发生神经行为异常(图2)。图 2 对照组与缺氧组Fig.2 Control group and hypoxia group
2 光镜观察对照组: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层次清晰,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均匀,大小一致,轮廓正常(图 3B)。缺氧 10min 组: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排列较紊乱,部分细胞肿胀(图 3C)。缺氧 20min 组:海马 CA1 区锥体细胞层次减少,结构松散,排列紊乱,细胞肿胀、形态不规则,细胞与周围间隙增宽(图 3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雅德;;阻止脑细胞凋亡的药物[J];国外医学情报;1999年07期
2 金正勇;牛延军;金政;池永学;许春花;;肾上腺髓质素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模型脑组织中含量变化及对脑细胞凋亡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12期
3 郑健,董为伟;新生大鼠皮质-基底节神经细胞的分散培养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4 任广立,王玲,王宝西,汪洋,刘莹,王茂贵;新生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海马p-CREB c-fos表达的变化(英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1期
5 冯文峰,漆松涛,黄理金,邱炳辉;X线照射诱导大鼠脑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与调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年05期
6 张梅;脑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04年06期
7 骆健明;庄明华;刘明发;白晔;;缺血缺氧可促进新生鼠神经干细胞的增殖[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8 高彬昌;栾红;李琴;;肌苷治疗新生鼠HIE血浆NSE、CK-BB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11期
9 陈大鹏;王华;姚裕家;;缺氧缺血新生鼠脑组织Nogo-A含量变化[J];四川医学;2006年03期
10 杨宾侠;陈卫;张煜东;赵砚丽;;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和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中海;潘秉兴;王宁黔;史月;李自强;;新生鼠离体脑片吸气神经元的分布及非NMDA受体对呼吸的调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刘超;陈璐;袁庆新;刘翠萍;茅晓东;;宫内营养不良对新生鼠胰腺发育及功能影响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妊娠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玉君;黄丽萍;庞玉生;陈克正;;内皮素受体、内皮素转换酶-1在新生鼠肺出血发生过程中肺内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吴中海;史月;王剑莉;李自强;;异丙酚对新生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潘丽;步军;孙建华;薛辛东;;β-catenin在高氧致新生鼠BP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庞希宁;张海心;刘朝阳;杨立松;夏鲲;顾文佳;宋今丹;吴玉斌;李玉杰;;内毒素诱导新生鼠产生一氧化氮与肾脏损伤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董伦;傅文燕;辛华;王晓静;;绞股蓝皂苷对酒精损伤的新生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金海燕;胡智勇;吴亦栋;周晨;;氯胺酮对新生鼠海马Tau蛋白mRNA及Ser396/404位点表达影响[A];2011年浙江省小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沈哲旎;李丽华;屈艺;母德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病模型中VEGF表达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芦惠;薛辛东;;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新生鼠肠损伤的动态表达及意义[A];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美找到阻止脑细胞凋亡的新分子[N];科技日报;2011年
2 白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发现T细胞数目参与调节天然免疫反应[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春燕;活体心脏带给我们什么[N];健康报;2008年
4 ;2000~2001年度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介绍(04)[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赵绍华;睡着了要防低血糖[N];健康时报;2004年
6 记者王俊鸣;用骨髓干细胞可使盲鼠复明[N];科技日报;2002年
7 ;电针预处理可预防并保护缺血所致脑损伤[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罗薇;中药治疗VD实验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冯 瑶 常 诚;中药治疗脑出血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10 齐继成;褪黑激素风靡美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彩霞;肠三叶因子对新生鼠NEC模型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杨君莉;口服Lal对正常新生鼠、成年鼠脾脏Th1/Th2平衡及诱导哮喘模型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3 何平;新生鼠窒息致心肌损伤及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4 王纪文;反复新生期大鼠痫性发作对神经发生的影响及其远期后果[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素玲;高氧致新生鼠肺VEGF、VEGFRs、HIF-1α、ANG-1、TIE-2及PECAM-1动态改变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6 芦惠;氧化应激、一氧化氮合酶及表皮生长因子在新生鼠肠损伤中的动态变化及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冯雪;新生鼠实验性缺氧缺血性损伤脑组织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与小胶质细胞活化规律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剑明;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基础与影像学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朱广迎;脑放射损伤及中药978-1防治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黑明燕;NMDA受体-1亚单位磷酸化在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雅丽;维甲酸下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减轻新生鼠高氧肺损伤[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潜;锂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玉宇;缺氧对新生鼠脑细胞凋亡和神经再生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雨平;Caspase-3抑制剂抗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张巧凤;AQP1及α-ENaC基因及蛋白在高氧致肺损伤新生鼠中动态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宋纪国;高氧诱导肺损伤新生鼠肺表面活性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周中成;双歧杆菌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模型肠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徐洪涛;新生鼠高浓度氧肺损伤机制及临界值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9 黄英;I~(125)-NGF在缺氧新生鼠脑内的吸收分布[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静;N-乙酰半胱氨酸对新生大鼠急性高氧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8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9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