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股薄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儿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5:29
【摘要】:背景和目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又称肛门闭锁,是新生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3:10000~([1]),病因不清,病理类型复杂。临床上根据直肠末端与耻骨直肠肌的关系,将其分成高、中、低位肛门闭锁。依据分类不同,患儿往往伴有直肠、骶骨、神经、肛周肌肉及皮肤等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并且这些患儿出生后还要行肛门成形术,手术也会对肛周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自身发育缺陷和手术损伤共同造成患儿术后大便失禁,轻者仅有污粪,重者可表现为完全性失禁。大便失禁不仅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目前大便失禁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大便失禁,手术重建肛周肌肉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本文回顾性分析37例因高位肛门闭锁术后重度大便失禁在我科行股薄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此术式治疗肛门闭锁术后大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7例高位肛门闭锁术后重度大便失禁患儿的临床资料,他们全部因高位肛门闭锁在我院或外院行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出现重度大便失禁,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肛门直肠测压、盆底MRI、肌电图、结肠传输试验等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我科行股薄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术后主要采取门诊复查的形式进行随访,在37例手术患儿中,3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2~1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术后1月、6月、12月行肛门直肠测压和肛门功能评分;术后12月行盆底肌MRI、肌电图及结肠传输试验;术后不同时期的排便次数、便意、不同性状大便的控制情况、白天和夜间的控便情况。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6=0.00833333。结果1手术情况31例手术均在115~155 min内顺利完成,平均125±6 min;术后住院7~11 d,平均10±0.3d。4例患儿术后出现肛周感染,经清创处理后好转,无移植肌肉坏死等严重并发症。2临床疗效与术前相比,术后1月、6月、12月:排便次数逐渐减少,形成排便规律;产生便意,并且有定时规律性;逐渐控制不同性状大便;白天和夜间控便功能逐渐改善。3肛门功能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83±0.13分提高到术后12月的3.93±0.29分,经单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前与术后1月、6月、12月不同时间的肛门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发现:各时间肛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肛门直肠测压肛管静息压由术前的17.48±0.72mmHg提高到术后12月的33.81±3.22mmHg;最大收缩压由术前的75.26±5.59mmHg提高到术后12月的121.62±6.10mmHg;持续收缩时间由术前的4.69±0.28s提高到术后12月的8.05±0.40s;高压区长度由术前的5.69±1.14mm提高到术后12月的14.19±1.44mm;经单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术前与术后1月、6月、12月不同时间的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持续收缩时间和高压区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组内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发现:各时间肛门直肠测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股薄肌移植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治疗小儿肛门闭锁术后重度大便失禁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26.5
【图文】:

趋势图,趋势,患儿,球形检验


图 1 肛门功能评分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表 3 31 例患儿肛门功能评分 Mauchly 的球形度检验a结果主体内效应 Mauchly 的 W 近似卡方 df Sig.EpsilonbGreenhouse-Geisser Huynh-Feldt 下限time 0.802 6.346 5 0.274 0.870 0.960 0.33度量:肛门功能评分,检验零假设,即标准正交转换因变量的误差协方差矩阵与一个单位矩阵成比例 a. 设计: 截距,主体内设计: time,b. 可用于调整显著性平均检验的自由度。在"主体内效应检验"表格中显示修正后的检验。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判断股薄肌移植术对31例大便失禁患儿的肛门功能评分的影响。经Shapiro-wilk检验,各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行Mauchly’s球形假设检验,Mauchly’s W为0.802,P=0.274>0.05,满足球形检验(见表3)。

趋势图,趋势,患儿,术前


3.5 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术前和术后1月、6月、12月分别对31例患儿行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如下:表6-21,图2-5。3.5.1 肛管静息压表 6 31 例患儿股薄肌移植术前及术后各时期肛管静息压( x±s)术前 术后 1 月 术后 6 月 术后 12 月肛管静息压(mmHg)17.48±0.72 28.75±3.22 32.02±3.67 33.81±3.22图 2 提示肛管静息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肛管,收缩压


图 3 肛管最大收缩压随时间的变化表 11 31 例患儿肛管最大收缩压 Mauchly 的球形度检验a结果主体内效应 Mauchly的W 近似卡方 df Sig.EpsilonbGreenhouse-GeisserHuynh-Feldt 下限时间 0.762 7.820 5 0.167 0.848 0.933 0.333度量: 肛管最大收缩压;检验零假设,即标准正交转换因变量的误差协方差矩阵与一个单位矩阵成比例;a. 设计: 截距;主体内设计: 时间 b. 可用于调整显著性平均检验的自由度。在"主体内效应检验"表格中显示修正后的检验。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判断股薄肌移植术对 31 例大便失禁患儿的肛门直肠测压的影响。经 Shapiro-wilk 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0.05);行 Mauchly’s 球形假设检验,Mauchly’s W 为 0.762,P=0.167>0.05,满足球形检验(见表 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刚刚;张作兴;王力;甘建琛;王晖;;不同股薄肌环绕方法对股薄肌移植并括约肌成形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年07期

2 耿园园;张丽;李艳华;罗娟;孙小兵;;可控性Malone顺行灌肠在神经性肛肠功能障碍患儿的应用评价[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5年06期

3 郭晓东;陈俊杰;胡东来;孙志南;黄益平;徐胜;陈仲美;;MRI盆底肌三维重建引导一期根治新生儿中高位肛门闭锁[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年11期

4 李殿国;罗娟;孙小兵;孙小刚;刘倩;徐加龙;;生物反馈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儿童肌源性大便失禁89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年02期

5 黄磊;易军;王果;;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行为心理状态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年04期

6 王若义;丁庆光;陈维秀;孙小兵;李金良;陈雨历;;臀大肌瓣移位在治疗神经源性大便失禁中的作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7 姜亮;李水学;;利用残留肛门外括约肌治疗小儿肛门成形术后大便失禁[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年09期

8 许家洲;薛黔;;臀大肌的肌构筑学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年01期

9 肖元宏;刘贵麟;刘洲禄;王政;彭少林;苏刚;陈迪祥;王燕;;生物反馈训练对儿童肛门损伤括约肌重建的疗效观察[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管考平;袁正伟;王维林;高飞;苏鹏俊;;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胎鼠支配肛提肌感觉神经元定量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80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0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