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6 15:42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应用超滤技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常规超滤、改良超滤及连续超滤技术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的影响,为婴幼儿心脏术后获得更佳的预后提供依据及办法。 方法 选择2006-06-2010-06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进行的体质量在13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0例,单纯随机方法将研究对象分到三种处理组。系统记录分析三组的一般情况,三组患儿术中转流前、不同超滤技术停止时、停体外循环时的血钾、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以及三组术后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心包纵隔的引流量、围手术期血液制品胶体用量等指标。 结果 三组病例在年龄、体质量、病种分布、体外循环时间等指标均衡可比(P0.05)。 在反映滤除水分、浓缩血液的指标HCT(L/L)及Hb(g/L)方面:停体外循环时,常规超滤组HCT.Hb(28.31±1.59/95.OO±9.00)高于体外循环转流时(24.03±3.62/80.60±15.00)(P0.05);超滤停止时,连续超滤组、改良超滤组HCT、Hb(33.9 0±1.35/33.05±1.15)、(128.00±7.80/123.00±7.00)均高于停机时(27.25±2.03/26.98±1.92)、(90.00±7.00/88.00±8.00)(P0.05)。超滤停止时,连续超滤组、改良超滤组HCT、Hb(33.90±1.35/33.05±1.15)、(128.00±7.80/123.00±7.00)高于常规超滤组(28.31±1.59/95.00±9.00)(P0.05);连续超滤组HCT、Hb高于改良超滤组(P0.05)。 三种方法(常规超滤、改良超滤及连续超滤)在反映术后心肺等脏器功能恢复情况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0.5±4.4/15.9±4.0/13.1±4.2)h、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4.1±0.4/2.5±0.5/2.2±0.4)d.围手术期血液制品胶体用量(185±25.7/112±19.5/101±14.3)m1等方而:连续超滤组、改良超滤组优于常规超滤组(P0.05);连续超滤组优于改良超滤组(P0.05)。 在反映凝血功能的术后引流量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三种方法(常规超滤、改良超滤及连续超滤)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儿均有浓缩血液,减轻全身组织间隙水肿的作用; 连续超滤优于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更有利于婴幼儿心脏术后的心肺功能的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6.5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光;;搭桥手术用与不用体外循环的现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5年05期
2 王U嗗
本文编号:2805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053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