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脑病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21:24
目的:初步探讨新生豚鼠经小脑延髓池注射胆红素溶液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坏死现象、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神经细胞TUNEL阳性率与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及Bcl-2/Bax比值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胆红素脑病的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材料与方法:出生5天内的新生豚鼠42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6组为模型组。向模型组豚鼠小脑延髓池内注射胆红素溶液(注射剂量为10μg胆红素/g体重),以建立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于给药后2、6、12、24、48、72小时断头取脑;对照组经小脑延髓池注射生理盐水0.1ml,于注射后24小时断头取脑。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HE染色法、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坏死现象、凋亡相关蛋白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及两者比值的动态变化,分析神经细胞TUNEL阳性率与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及Bcl-2/Bax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1)对照组豚鼠于麻醉苏醒后呼吸平稳,无异常神经行为活动;模型组豚鼠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改变。(2)HE染色后光镜观察,发现对照组豚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豚鼠脑组织胆红素黄染,海马神经细胞体积变小,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碎裂,基本符合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同时可见细胞肿胀,胞浆空化和核溶解,有的细胞呈均匀一致的红色,形成“红色神经元”即坏死神经元。(3)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海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及坏死率,发现模型组豚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于给 药后6小时明显升高,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模型组豚鼠 海马神经细胞坏死率于给药后6小时明显升高,12一24小时达到高峰,以 后较快降低。应用TUNEL法所检测凋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与AnnexinV- FITC/PI双标记法基本一致。(4)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胆红素 脑病模型豚鼠海马神经细胞Bd一2与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发现神经细胞 TUNEL阳性率与Bcl一2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Bax蛋白表 达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新生豚鼠经小脑延髓池注射胆红素溶液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 模型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胆红素脑病模型豚鼠海马区存在神经细胞坏死 和凋亡现象;胆红素通过凋亡相关蛋白Bd一2和Bax蛋白的参与而导致神 经细胞凋亡,从而介导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发生。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是至关重要的。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R722.1
本文编号:2815492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R722.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雪琴;新生豚鼠胆红素脑病时皮层及海马BDNF及其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81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154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