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尿液N-乙酰天门冬氨酸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Canavan病诊断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11 10:32
   目的 1.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分析方法建立定量尿液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ic acid, NAA)的方法,并探讨在筛查和诊断Canavan病(Canavan disease,CD)中的意义。 2.比较SCAN和SIM两种离子扫描模式在定量检测尿中NAA的差异和意义。 方法 1.对尿液NAA进行GC-MS定量分析。 2.取100ul尿液,加入100ul内标物正十七烷酸,采用尿素酶法进行样本前处理。 3.应用内标法建立尿液中NAA的定量标准曲线。 4.对尿液中NAA定量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相关系数、精密度、回收率和定量下限进行方法学评价。 5.测定正常健康对照组尿液中NAA的浓度范围。 6.对2009年-2010年由欧洲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中心提供的CD室间质控(ERNDIM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QA) schemes )尿液样品进行检测。 7.标准曲线的拟定、方法学的评价、正常健康对照组尿液中的NAA浓度范围以及室间阳性质控尿液样品中NAA的浓度都分别采用GC/MS分析方法中的SCAN和SIM离子扫描模式进行检测分析。 8. GC/MS分析方法中的SCAN和SIM离子扫描模式在NAA定量中的线性范围、线性相关系数、精密度、回收率、定量下限等的比较和意义。 结果 1. NAA衍生化后在色谱图中会出现NAAdi- TMS和NAAtri-TMS两种形式,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7.008min和17.249min。采用GC/MS分析方法的SCAN离子扫描模式时,NAA在10~1000μg/ml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6,批内精密度为5.4%~12.15%,批间精密度为5.82%~10.43%,稳定性及重复性好。100ug/ml及1000ug/ml两个浓度回收率分别为87%及95%,准确性高,但是10ug/ml时回收率为180%,准确性下降。定量下限为10ug/ml。正常健康对照组尿液中的NAA浓度范围是48.88±17.2umol/mmolCr(mean±2SD)。用该方法检测欧洲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中心提供的CD室间质控尿液标本,检出浓度均在其95%的置信区间内。 2.比较GC/MS分析方法中使用SCAN和SIM离子扫描模式在定量NAA时的差异:采用GC/MS分析方法的SIM离子扫描模式时,NAA在1~1000μg/ml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4,批内精密度为2.49%~7.96%,批间精密度为4.28%~8.79%,稳定性及重复性较SCAN离子扫描模式好。10ug/ml、100ug/ml及1000ug/ml三个浓度回收率分别为110%、90.03%及108%,定量低浓度NAA时准确性较SCAN离子扫描模式高。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尿液NAA浓度范围是8.67±7.88umol/mmolCr(mean±2SD)。用该方法检测欧洲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中心提供的CD室间质控尿液标本,检出浓度均在其95%的置信区间内。 结论 1.通过GC-MS建立了快速、敏感及准确地定量检测尿液中NAA的分析方法,符合欧洲质控标准,为筛查及诊断CD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2. GC/MS分析方法的SIM较SCAN离子扫描模式更为稳定,重复性更好,定量更准确,在低浓度时可对NAA作更准确的定量。
【学位单位】:广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7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洁;闫素文;张宁;王梦醒;高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测定尿液CMV在孕妇普查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年09期

2 李晓娜;赵晓阳;郭亮;王彪;郝凤进;关一夫;;用于检测尿液中HIV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诊断试纸条的制备[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4期

3 谢婷;李希清;张军民;鲁长明;曾常红;蔡卫平;陈谐捷;席丽艳;;尿真菌检查对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3期

4 陈宏梅;徐旭娟;沈红五;丛辉;;气动管道物流系统运送病区标本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2期

5 陶映;;6156份尿液细菌培养及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6期

6 骆方军;姚洪锋;王永明;谭峰;;鼠尿液中弓形虫B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年05期

7 袁慧;吴小慧;贺建勋;;不同放置条件下放置时间对临床尿液样本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1年02期

8 郑敏;刘必成;;尿液mRNA检测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年05期

9 陈圣高;刘洋;李向阳;;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尿源性大肠埃希菌[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8期

10 张露;刘必成;王艳丽;张晓良;吕林莉;刘殿阁;;抗体芯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尿中多种细胞因子同步检测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明国;杨明建;石应元;;TCA/丙酮沉淀对尿液标本中微量蛋白效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董书魁;王欣茹;张锐;张立军;张萌;;自动传输尿液标本质量与检验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左洪波;;尿液标本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向环英;邓建平;柴辉;;423例常见混浊尿液结果分析[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李宝青;郑艳艳;李绵绵;林莉;;Sysmex UF-1000i定量计数尿液WBC和RBC的临床应用评价[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莫殿军;何述祥;罗春玉;;UF-50尿沉渣分析仪与常规尿液分析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桂兰;;尿液干化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周梅;吴红;;1973份痰液标本与1775份尿液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9 张守柱;;尿液分析的干扰因素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沈蓓琼;吕火祥;胡庆丰;胡晓燕;;肠球菌在尿液标本中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分析[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锦蓉;怎样留取尿液标本[N];中国老年报;2002年

2 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 田碧文;如何留取尿液标本?[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王锦蓉;怎样留取尿液标本[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刘志;学会收集尿液标本[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5 徐志生;藏医尿诊[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王和平;尿液检查你需要知道的……[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高春东;体检前您该做哪些准备[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慢性肾脏疾病防治问答[N];健康报;2006年

9 刘伟鹏;滴虫性前列腺炎[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医学硕士 陈丹云;您知道自己的酸碱度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明;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诊断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姜洪娟;2型糖尿病肾病尿液蛋白组学研究及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筛选[D];山东大学;2009年

3 高碧霞;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尿液多肽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付文金;尿液组织因子促凝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刘雪姣;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代谢综合征早期肾损害尿液蛋白标志物[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方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及造影剂肾病相关尿液标志蛋白的筛选和诊断预测模型的建立[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文广;间质性膀胱炎临床诊疗标准的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陈尧;槲皮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六味地黄丸、姜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对人体CYP1A2,CYP2A6,NAT2和XO酶活性的影响及在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中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9 陈桂香;足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覃保瑜;糖尿病肾病大鼠尿液和肾皮质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军;尿液N-乙酰天门冬氨酸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Canavan病诊断中的意义[D];广州医学院;2011年

2 王媛;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初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文凯良;尿液、血清Cys C相关性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金蕾;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5 潘朝阳;尿液中DD3mRNA检测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意义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6 刘瑶;尿液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基因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麦赞林;24小时尿成石危险因素检测标本保存方法及单次标本评估成石危险因素的准确性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8 陈卓;尿液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在尿路上皮肿瘤筛查、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9 徐哲明;孕妇暴露邻苯二甲酸酯的尿液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吴菁;尿液蛋白质质谱分析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6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16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