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腹泻婴幼儿头皮静脉压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15 13:09
   目的:腹泻病是儿科的常见病,脱水是腹泻病的常见并发症,是腹泻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目前临床上判断脱水程度的指标主要是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口干、口渴、尿量、前囟门眼窝凹陷程度、体重变化及血[HCO_3],除体重和血[HCO_3]外,具余指标均为主观判断,影响因素较多,使脱水程度的估计不准确,影响治疗。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腹泻患儿头皮静脉压的测定及其与体重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寻求一种能客观反映腹泻患儿有效循环量的定量标准,并提供一种反映脱水程度的简便、实用的测量方法。 方法:选择2001.3-2002.3住院的资料完整的腹泻婴幼儿58例分为临床组(30例)和观察组(28例),同期的心肺功能正常的健康婴幼儿21例为正常组。 第一步,测量正常婴幼儿头皮静脉压,求其正常值范围。 第二步,临床组30例,按临床评价方法判断脱水程度,制定补液方案,查血生化,测量补液前及24小时后的头皮静脉压、体重,记录发病前体重,假设并验证体重下降百分比即[(发病前体重-入院时体重)÷发病前体重]×100%与头皮静脉压的相关性,求出体重下降<5%、5%-10%、>10%时的头皮静脉压,即为轻、中、重度脱水的定量标准。记录补液后水肿的情况。 第三步,观察组28例,测量头皮静脉压和体重,查血生 中文摘变 化,形上述临床组求出的头皮静脉压分度标准评价脱水程度, 制定补液方案,记录补液后头皮静脉压、体重的变化及水肿 仙况。 结果: (1)正常组头皮静脉压结果:ZI 例健康婴幼儿头皮静脉 压范w在7.9-13.scmHO(1.05-1.SKpa),正常值7.27-12.70 。n山。(),与刘均伙测得的婴幼儿颖浅静脉压正常值相比,差异 太N公性,乙=卫.63,P>0.05。21 例中男婴均值为9.83上 1.1。IC Ill巾,女婴均值为 10.7 0土 1.8 6 C C且 0,男女差异无显著 竹;,l。l.34,l‘>0.05。 (2)临床组补液效果评价及头皮静脉压测定结果:30例 收沟识儿轻度脱水10例,中度脱水13例,中度脱水7例, 拄体工 卜降百分比分度,体重下降<5%13 例,5-10%14 例, >10%3 例,全部病例均有少尿,口干 26 例(86.67%),前囱 W徒凹陷 2 2例(7 3.3 3%),皮肤弹性下降 8例(2 6.6 7%),皮 皿花纹 4例 13.33%),血[HCO-;;」<18mmol/L10例(33.33%), 2。1小时后发生水肿6例,头皮静脉压异常10例(升高6例, 降低4 例)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分别为6.50 与 4。2 7,I‘< 0.0 5,补液diJ后头皮静脉压差异有显音性,t 分别 为。1.2 0、2.2 4、3.5 7,P<0.0 5,轻、中、重度脱水组 IbJ差别 尤显公性,卜-O.797,P>O.05,体重下降百分比与头皮静脉压 呈负川关,r一O.了06,则轻、中、重度脱水时头皮静脉压分 别为>7.3Icm山0,3.81-7.30cmH。0,<3.80cmH。0。 (3)观察组补液效果评价及头皮静脉压测定结果:中、 圣度脱水补液后头皮静脉压明显升高,与补液前相比差异有 显著性,t 分别为5.92、9.49,p<0.05;轻度脱水补液前后 头 ]2 f![脉 ):h R NIJ无显著性,t叫.2 0 p ) 0.0 5;轻、中、重度脱 3 中文摘要 水组…J差斤有显著性,卜=54.18,P<0.05;补液后有一例头皮 郴脉ja。仍低于正常,无一例水肿发生。 结论: (l)收泻]4)儿头皮静脉压与体重下降百分比呈负相关, 能够反映有效循环量,可作为判断腹泻患儿脱水程度的量化 fo t,l{。 (2)临床的评价指标在判断脱水程度上影响因素较多, 八人饲限性。 (3)头皮郴脉压测定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里复测垦, 足收入忠儿脱水柠度判断的实用、有效的方法。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2
【中图分类】:R7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亚谊,乔海平,徐云鹤;163例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星状病毒检测[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年03期

2 潘瑞芳,区文玑,何翠娟,常汝虚,万根平,钱渊,张又;1994~1997年广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流行及临床特点[J];广州医药;2000年05期

3 魏志珍,迟佳,翟景芝,李迎春,陈凤鸣;心肌酶及头皮静脉压测定与婴幼儿肺炎心衰关系的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1999年04期

4 富振英,何武,陈春明;中国6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腹泻患病情况及经济损失[J];卫生研究;2000年05期

5 刘均秋,于全友;婴幼儿颞浅静脉压与循环机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819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19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