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城市学龄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09:53
   目的:了解城市学龄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提出健康指导措施,为消除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农村和城市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石家庄市区913名7~13岁的儿童(男426人,女487人),对其血压、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并采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和血钙,用身高体重指数(BMI)评价儿童的超重和肥胖。发放并收集调查表获得儿童生活习惯、膳食情况、行为方式、性格及家族史等方面的资料。全部数据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和标准差用于描述各危险因素的性别年龄分布状况。按照国内外常用的判断标准分别计算血压异常检出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和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各年龄组间的均数比较和按不同BMI分组后的均数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SNK法)。同年龄组性别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为比较整个年龄段性别间的均数差异,控制年龄后进行协方差分析。异常检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血压和血脂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计量资料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等级资料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标准为0.05,排除 WP=4 标准为0.10),并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和多重共线性问题。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以评价影响因素的大小。 结果:学龄儿童血压呈近似正态分布。儿童血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间的SBP和DBP均有显著性差别。除了13岁组男孩的SBP显著高于女孩外,其余各年龄组间均无性别差异。调整年龄后,男孩与女孩的SBP和DBP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SBP和 DBP的均数及其95%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06(80,133)mmHg和66(46,86)mmHg。儿童血压异常检出率为12.4%,男孩的检出率高于女孩。对SBP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为:BMI、年龄、血糖、父母高血压史和HDL-C。对DBP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为:年龄、BMI和父母高血压史。 TC、TG和HDL-C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TC、 HDL-C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TG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年龄组间的TC、HDL-C有显著性差别,TG则无显著性差别。除了9岁组女孩的TG显著高于男孩外,其余年龄组间的血脂指标均无性别差异。调整年龄后,性别之间的TC、HDL-C的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女孩的TG显著高于男孩。TC、TG和HDL-C的均数及其95%参考值范围(mmol/L)分别为3.97(2.11,5.82)、0.96(0.20,1.72)和1.26(0.67,1.85)。TC、TG和HDL-C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9%、5.6%和8.7%。男孩与女孩之间的各指标异常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别。 对TC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为:TG、HDL-C和年龄。对TG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为:TC、HDL-C、BMI、血钙、父 WP=5 母高血脂史和性别。对HDL-C作用显著的影响因素为:TC、TG、血钙、BMI、甜食次数和水果次数。 本次研究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12.0%,男孩的检出率高于女孩。SBP、DBP、TC和TG有随BMI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超重与肥胖儿童的SBP、DBP、TC和TG都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影响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出生体重过大、父亲肥胖、母亲肥胖、每顿吃得太饱和母亲文化程度高。 结论:①城市学龄儿童的 SBP、DBP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TC、HDL-C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TG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不明显。除TG外,不同年龄段的SBP、DBP、TC和HDL-C均有明显差异。男孩与女孩之间的SBP、DBP、TC和HDL-C均无明显不同;女孩的TG高于男孩。②男孩的SBP异常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孩;不同性别间的DBP、TC、TG和HDL-C异常检出率均无差别。③超重与肥胖儿童的SBP、DBP、TC和TG都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血压、血脂、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每顿吃得太饱、甜食摄入过多等)、缺少活动时间、出生体重过大、父母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母亲文化程度高等。 由此可见控制儿童肥胖和消除以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消除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止儿童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降低儿童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成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学位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R725.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淑青;;621例园所3~6岁儿童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820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0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