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血浆VWF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关系及低分子肝素钙的药物干预治疗

发布时间:2020-09-18 18:46
   目的:通过探讨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关系,同时予以低分子肝素钙干预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从而探究血浆vWF在患儿病情预后、治疗方面具有的指导意义,以阐明血浆VWF是反映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早期敏感指标,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安全有效。 方法:入选年龄1-14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健康体检儿童各40例,分别检测血浆VWF、D-二聚体、AT-Ⅲ、PT、APTT等,比较正常和患儿各项指标。将4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两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一组给予药物(立迈青)干预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血浆VWF、D-二聚体、AT-Ⅲ、PT、APTT、血小板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比较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患病组血浆VWF、D-二聚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患病组血浆AT-Ⅲ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㩳0.05)。2.药物干预组与非药物干预组在治疗后均有尿蛋白及胆固醇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回升,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药物干预治疗后血浆VWF及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AT-Ⅲ较治疗前上升(P㩳0.05)。非药物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浆VWF、D-二聚体、AT-Ⅲ水平变化不明显。4.治疗后凝血活性状态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药物干预组尿蛋白及胆固醇下降程度大于非药物干预组(P㩳0.05),白蛋白回升比非药物干预组明显(P㩳0.05),D-二聚体及VWF水平低于非药物干预组(P㩳0.05),AT-Ⅲ水平高于非药物干预组。 结论:血浆VWF是反映儿童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早期敏感指标,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2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薇,王德光,任伟,黄业华,袁园,刁秀竹,杨沐,柴树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药;2002年03期

2 王莉;李秋;张伟;刘琳砚;;964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9期

3 侯卫平;李素芝;邓永明;吴银平;李少勇;;高原和平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对比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4 詹灵凌,秦雪,林发全,唐劲光;儿童肾病综合征血浆vWF、D-二聚体、血小板及其在高凝状态中的关系[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段绍斌,罗季安,刘伏友,彭佑铭,朱健玲,潘佑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抗凝治疗的评价[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康国贵 ,骆纯才 ,郭立申 ,丁薇莎 ,康友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尿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J];华中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7 柯琳;栾江威;李韬;;低分子肝素钙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8 张杰,刘健,唐未名;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05年05期

9 席洪刚;;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及临床意义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05期

10 林志翔,梅长林,张翼翔,高国华,张黎明;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年02期



本文编号:2822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2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