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钠后肝功和血脂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11:34
   目的:癫痫(Epilepsy)是小儿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其发病率约0.4%~0.6%,其治疗依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癫痫药物,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故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虽有诸多优点,但是其肝脏毒性不容忽视,并且容易引起患儿肥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并且使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提高。国内外虽有诸多报道,但是多未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服用VPA的癫痫患儿肝功和血脂的变化的观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了解:1.患儿服用VPA后肝功指标的变化及其特征;2.患儿服用VPA后体质量指数以及血脂的改变,推测及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3.分析与患儿服用VPA后肝功和血脂变化的影响因素,指导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减少副作用。 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12月在齐鲁医院小儿内科门诊就诊的癫痫患儿54例为实验组,选择标准为①所有患儿均依据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会议制定的“小儿癫痫发作形式的分类方法”,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常规脑电图或动态脑电图确诊为癫痫,并准备应用VPA单药初治;②未曾使用过其它影响肝功和血脂的药物;③无内分泌系统疾病病史;④自然摄食状态,对实验组患儿给予VPA10~40mg/kg.d,所有患儿依据年龄组0~3岁、3~8岁、8~13岁分为①②③组,每个年龄组患儿均给于3种不同剂量的VPA(Ⅰ:10~20mg/kg.d、Ⅱ:20~30mg/kg.d、Ⅲ:30~40mg/kg.d),形成9个处理组,每组6例。选择63例门诊查体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正常对照组患儿和实验组患儿在VPA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月体质量指数(BMI)、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并分析其特征及其与患儿年龄、VPA剂量的关系。 结果:1.服用VPA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的BMI、ALT、AST、GGT、ALB、GLB、TG、TC、HDL-C和LDL-C水平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 2.服用VPA治疗3个月前、后患儿自身对照,其BMI、ALT、AST、GGT、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统计学处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ALB、GLB、T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 3.将服用VPA治疗3个月前、后患儿有变化的指标的差值(如:ΔALT=ALT_后-ALT_前)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不同年龄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不同剂量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小年龄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患儿(P<0.05),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组患儿ALT、AST、GGT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小剂量组(P<0.05),中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且年龄和剂量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不同年龄组患儿给于不同剂量其ALT、AST、GGT的变化不同(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剂量组ALT、AST、GGT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中小剂量组无明显变化趋势,随着剂量的增大,小年龄组ALT、AST、GGT的变化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无明显变化趋势,大幅度的ALT、AST、GGT变化仅见于在小年龄组应用大剂量VPA的患儿,剂量对于ALT、AST、GGT变化的影响仅在小年龄组表现最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大,剂量对于ALT、AST、GGT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不同剂量组患儿LDL-C的变化不同,大剂量组患儿LDL-C的变化明显大于中小剂量组(P<0.05),中小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LDL-C的变化无显著不同(P>0.05),年龄和剂量因素之间无交互效应(P>0.05)。剂量对于LDL-C变化的影响也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中。不同剂量和不同年龄组患儿BMI、TG和HDL-C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 4.运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在小年龄组患儿ALT、AST、GGT、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存在直线回归关系(ΔALT:R~2=0.581;b=1.223,P<0.001;ΔAST:R~2=0.554;b=1.467,P<0.001;ΔGGT:R~2=0.575;b=1.222,P<0.001;ΔLDL-C:R~2=0.440;b=0.031,P<0.01),随着VPA剂量的加大,变化随之增加,在中年龄组和大年龄组的患儿中,ALT、AST、GGT、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无明显直线回归关系。 结论:1.服用VPA3个月即可使患儿体质量指数(BMI)升高,并且使部分患儿出现肥胖,这种变化与患儿年龄和VPA剂量无关,在此期间适当控制饮食,可以有利于控制体重的增加。 2.VPA在服用早期即可以明显的升高肝酶,其中以ALT、AST为著,肝酶指标的变化与患儿年龄和VPA剂量相关,年龄因素和剂量因素存在交互作用,不同年龄组患儿给予不同剂量VPA,肝酶的变化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剂量对于肝酶指标变化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剂量对于肝酶指标变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其肝酶的变化与VPA剂量呈直线回归关系,随着VPA剂量的加大,肝酶指标的变化随之增加。肝酶的严重升高仅见于小年龄组服用大剂量的患儿,对于小年龄的患儿,要避免应用大剂量VPA。 3.VPA服用早期即可以使血脂明显改变,推论可以由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仅LDL-C的变化与VPA剂量相关。剂量对于LDL-C变化的影响也突出表现在小年龄组患儿中。在长期的服用VPA过程中,与监测肝功相比,长期监测血脂也同样是相当必要的。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R7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杰,袁会珍,李清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清瘦素及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5年17期

2 杨琳,赵媚,黄绍平;丙戊酸钠对大鼠肝细胞毒性作用的形态学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3 温兆春;王如明;;丙戊酸钠对癫沲患儿瘦素及血脂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2期

4 温韬;刘焱;任锋;武志明;赵金垣;;细胞色素P450 2E1在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826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6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