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20:48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沟通、社会互动能力上有质的障碍,并且有局限、重复且刻板的行为、活动和兴趣,以上特质会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发展与适应有着不易了解的特性,预后通常也难以预测,容易造成母亲的不确定感。长期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影响母亲对儿童的照顾品质、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家庭的稳定。与一般儿童或有其他障碍儿童的母亲比较,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的生活品质较差。基于文献、理论和数据统计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不良情绪的形成与儿童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疾病的认知、应对方式等方面相关。本研究基于认知理论和情绪情感理论,按照“理论建构—现状评估—机理分析—干预实践”的研究路线,从“应激”、“不确定感”、“亲职压力”、“哀伤”等不同视角着手,综合文献分析、问卷评估、干预训练、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等方法,构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不良情绪干预运作模式,评估儿童父母现状,揭示不良情绪改变的发生条件和变化路径,探索影响母亲抑郁、焦虑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升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心理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的方法。整个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对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就诊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的抑郁情、焦虑情绪、亲职压力和不确定感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心理状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明确构成不良情绪和压力的根源。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与儿童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其中,家庭月收入3001-5000元、儿童年龄7-12岁、教养方式不一致、夫妻不和睦,父母的亲职压力、抑郁、焦虑情绪最大。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和母亲抑郁、焦虑情绪交互作用影响。(2)构建自闭症谱谱系障碍儿童母亲半结构团体心理干预模式。从抑郁、焦虑以及亲职压力的不同维度设计干预路径并开展实验研究,探索应激、不确定感、亲职压力对母亲的影响,在团体干预过程中发现母亲血压、心率等客观生理指标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系。(3)实验研究个体内隐态度对不良情绪之间的影响。明确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以及训练效果,降低不确定感和应激带来的负面作用。从内在因素,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干预调整。发现通过内隐态度的改变可以改变母亲的不良情绪。(4)构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与母亲同时干预的社交PEERS(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lational Skills)训练模式。从母亲和儿童两个角度,在心理调整和训练技术学习两个层面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共同干预不但能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更能降低母亲的疾病不确定感和抑郁情绪。为降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和程度,提高母亲的自我效能感和训练技能,本文探讨了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进行心理团体咨询和临床案例咨询的多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半结构化的心理团体咨询和个案咨询,可以显著降低母亲的负面情绪。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9.94
【部分图文】:

过程图,自闭症,疾病诊断,过程


1.2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筛查、辅助诊断工具筛查工具:克氏自闭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S);图 1.2 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诊断过程

自闭症,台湾,身心障碍


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台湾卫生福利部身心障碍人数统计显示,台湾自闭症谱系障碍人数共计14095人,2017年第二季度统计数据为 13684人,呈上升趋势。如图1.3.1~1.3.3所示。

自闭症,中国台湾,程度


11图1.3.3 中国台湾历年自闭症患者人数(数据来源台湾身心障碍人数统计表2018第二季度报表)至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台湾自闭症谱系障碍人数和分布中以6-11岁和18-29岁年龄段最多。这两个年龄段属于小学和刚步入成人阶段,不仅是重要的生命周期转折点,更是特别需要专业帮助的时候。见图1.3.4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盘华;陶亚琴;凌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年11期

2 齐云柯;卢建平;寇聪;柯晓殷;张英;;父母生育年龄及母孕期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年04期

3 李改智;江文庆;杜亚松;姜凌霄;刘文文;杨曹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孤独症患儿母亲养育压力差异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06期

4 张焱;钟永碧;;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亲亲职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04期

5 张信勇;;LIWC:一种基于语词计量的文本分析工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李丽雅;姜男;赵岳;;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3期

7 黄满霞;余萍;;模糊丧失的研究述评[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4期

8 樊越波;;孤独症干预方法有效性循证研究述评——基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循证干预指南》[J];残疾人研究;2014年02期

9 张学伟;胡召起;何立群;马淑琴;;孤独症儿童母亲复原力及抑郁现状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18期

10 贾秋利;林圣;段芳玲;段永恒;宋慧;谢立春;张玲华;谷学英;曾序春;段山;;孤独症相关基因CNTNAP2的遗传变异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思宇;内隐及外显老化态度对老年抑郁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盈盈;母亲内隐态度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马晓燕;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基因间交互作用与汉族儿童孤独症的关联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4年

4 张敏敏;脑瘫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杜文海;自闭症儿童母亲心路历程的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薛t

本文编号:282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