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

发布时间:2020-09-28 08:28
   目的随着新生儿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大部分国家早产儿发生率正处上升趋势。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疾病谱的分布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既往的经验性诊断方式、治疗技术、护理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快速的变化。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了解目前早产儿现况,借鉴加拿大、美国、欧洲等地的成功经验,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我们建立了全国新生儿协作网-出生新生儿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收集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52家医院的活产出生新生儿106078名,其中活产早产儿(出生胎龄小于37周)10498名,针对这些早产儿病例信息的分析,以对目前我国早产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方法(1)准备工作:与加入全国新生儿协作网的各协作单位取得联系,召开会议就开展全国出生新生儿协作网达成共识。(2)表格设计:设计出生新生儿临床资料登记表格。(3)建立数据库:根据登记表建立全国出生新生儿数据库,先输入部分出生新生儿资料进行预调查,根据资料收集的全面性与登记收录工作的依从性等等,反复修改登记表和调试数据库软件,在基本确定登记表和数据库框架后,通知各协作单位以扩大数据采集及录入的规模。(4)病例收集与登记:共纳入2010年5月1日到2011年12月31日协作网各单位中所有活产出生新生儿科病例资料,共计106078例,在各出生新生儿出院时完成登记,后期可进行补充记录。(5)数据处理及分析:将登记表记录的出生新生儿临床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再通过数据库及数据处理软件等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1)数据库总体情况:共纳入出生新生儿106078例,新生儿平均胎龄38.64±1.973周(22~43周),平均出生体重3219.66±551.506g(265~6790g)。(2)早产儿基本情况:早产儿发生率9.90%(n=10498),平均胎龄为34.1±2.1周,最小胎龄22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315.65±590.63g(265g~5200g)。(3)围产期情况:孕母共9448名,63.26%(n=8110)孕母生育年龄集中于20至35岁。2.49%(n=262)早产儿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及药物促排卵受孕,79.47%(n=7509)患儿母亲产前进行了正规产检。早产儿孕母围产期的主要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感染、妊娠糖尿病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早产儿组中母亲围产期疾病的发生率较足月儿更高,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母婴罹患疾病分析:妊高症母亲娩出的早产儿,窒息及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周35周的早产儿占产前激素(地塞米松)使用的66.30%。50.25%(n=5275)早产儿剖宫产娩出。29.71%(n=3119)早产儿存在产前胎膜早破。19.53%(n=2050)早产儿为多胎患儿。6.02%(n=632)早产儿存在宫内窘迫。12.79%(n=1343)患儿生后1分钟Apgar评分≤7分,4.94%(n=519)5分钟Apgar评分≤7分。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辅助生殖技术、产前感染、胎膜早破、双胎及多胎、妊高征均为早产的危险因素。(4)临床表现:早产儿主要症状体征为黄疸(36.10%),呼吸困难(25.10%)、青紫(12.35%)、贫血(6.32%),畸形(4.89%),腹胀(2.31%),呕吐(1.47%),发热(1.04%)等。(5)疾病谱变化:早产儿排名最靠前的10种病例分别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6.43%,n=3825),窒息(13.08%,n=1374),RDS(9.02%,n=947),感染性肺炎(8.67%,n=911),宫内窘迫(6.02%,n=632),早产儿贫血(5.66%,n=595),颅内出血(5.62%,n=590),低血糖(5.50%,n=578),吸入性肺炎(5.23%,n=550),先天性心脏病(5.07%,n=533)。呼吸系统疾病(29.22%,n=3067)和感染性疾病(20.09%,n=2110)在新生儿疾病中占据重要位置。早产儿中大部分疾病发生率与足月儿均有显著差异(P0.001)。随着早产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的变化,相关疾病发病率,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6)治疗情况:有21.99%(n=2308)早产儿收住NICU监护治疗,27.10%(n=2845)使用了静脉营养,20.06%(n=2106)需要吸氧,8.30%(n=871)给予CPAP治疗,5.01%(n=526)使用机械通气。4.66%(n=489)行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27.48%(n=2885)早产儿予光疗治疗。8.91%(n=935)给予抗感染治疗,3.05%(n=320)接受输血制品治疗。(7)预后: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为9.18±9.64天(1-372天)。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与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检验,提示成负相关关系。早产儿死亡率4.12%(n=432),与总体出生新生儿死亡率137%(n=1455)相比有显著差异性,且早产儿死亡患儿64.12%(n=277)集中于生后3天内。死亡病因以窒息,RDS,感染性肺炎,先天畸形等为主。 结论(1)我国早产儿发生率正处于逐年上升趋势。(2)本次研究中辅助生殖技术、产前感染、胎膜早破、双胎及多胎、妊高征均为早产的危险因素。(3)呼吸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高胆红素血症为早产儿发病率最高的病症。(4)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与住院天数、疾病的发生率、各项治疗措施以及预后密切相关。(5)早产儿窒息复苏较重要,呼吸支持需要率较高,特别是CPAP、机械通气的使用等。(6)早产儿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组成部分,死亡时间多集中生后三天内,主要死亡原因为窒息、RDS、感染性肺炎、先天畸形等。(7)建立完善的全国性出生新生儿协作网(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协助早产儿预防及诊疗等。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R722.6
【文章目录】:
英文缩写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宄背景
    1.2 本课题的工作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准备工作
    2.3 制定出生新生儿病例登记表
    2.4 出生新生儿数据库的建立
    2.5 病例登记和输入
    2.6 诊断标准
    2.7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病例来源
    3.2 早产儿发生率
    3.3 早产儿基本情况
    3.4 围产期情况
    3.5 早产儿临床表现
    3.6 早产儿疾病谱变化
    3.7 治疗措施
    3.8 预后
第四章 讨论
    4.1 早产儿发生率
    4.2 早产儿出生体重及胎龄分布
    4.3 围产情况及早产高危因素分析
    4.4 早产儿并发症
    4.5 早产儿治疗方式分析
    4.6 早产儿预后
    4.7 数据库的不足及意义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2 张晓蕊;曾超美;刘捷;;287例晚期早产儿早产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3期

3 王庆红;杨于嘉;魏克伦;姚裕家;杜立中;;2005年中南地区产科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6期

4 徐发林;庄方莉;白琼丹;段佳佳;;不同分级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围生期状况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10期

5 李娟;王庆红;吴红敏;杨于嘉;杜立中;姚裕家;魏克伦;;2005年中国城市产科新生儿出生状况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1期

6 崔蕴璞;童笑梅;韩彤妍;汤亚南;;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临床特点[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1期

7 池美珠;产前激素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年01期

8 彭悦;谭青青;;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和自然受孕妊娠结局的临床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05期

9 戴钟英;早产及早产病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年03期

10 高平明;张水堂;麦智广;吴时光;蒙来成;彭晓霞;;佛山市52所医院新生儿疾病谱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4期



本文编号:2828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28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