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首例非白人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患儿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7:24
   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ILFS1)是一种由胞质亮氨酰-t RNA合成酶基因(LARS)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研究报道首例非白人ILFS1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经过,为ILFS1的诊治提供参考。患者为2岁9个月男孩,因发现肝脾肿大1年余就诊。1岁5个月时发现肝脾大,实验室检查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和贫血,肝脏病理提示肝硬化和脂肪肝;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筛查和一代测序分析仅检测到一个父源性突变c.1658GA,cDNA克隆分析也未发现母源性SLC25A13等位基因异常转录子;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外显子组捕获二代测序在患儿LARS基因检出父源性突变c.2133_2135del(p.L712del)和母源性突变c.1183GA(p.D395N),经一代测序验证,最终确诊为ILFS1。目前随访至4岁,肝功能正常,无贫血,仍有低蛋白血症。
【部分图文】:

结节形成,瘢痕,肝内,病理检查


1.3SLC25A13cDNA克隆分析参考文献[14]进行SLC25A13cDNA克隆分析。用淋巴细胞分离液(MPBiomedicals,美国)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加RNAisoplus(TaKaRa,日本)裂解细胞后,提取总RNA。以总RNA为模板,按照M-MLV逆转录酶(Invitrogen,美国)说明书合成第一链cDNA。巢式PCR扩增SLC25A13基因编码区,切胶纯化PCR产物后与PMD18-TVector(TaKaRa,日本)进行连接克拢转化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加有Amp(50~100μg/mL)的LB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箱培养过夜,形成单菌落。随机挑选单菌落,接种于含Amp的500μLLB液体培图1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A(HE染色,100×):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形成,纤维瘢痕及纤维间隔内大量炎细胞浸润,轻度界面炎,部分结节内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B(Masson染色,100×):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实质(胶原纤维绿色,肌纤维红色);C(CK19染色,200×):小胆管增生明显(棕色,如箭头所示);D(Vimentin染色,200×):窦周纤维化(棕色,如箭头所示)。养基中,37℃振荡培养3~5h。取1μL菌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有无目的条带,并挑选24个阳性克隆菌液进行Sanger测序。1.4靶向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分析提取基因组DNA3~5μg,将其打断、扩增,建立含有与代谢性肝病相关目标基因(JAG1、ATP8B1、GALT、MUT、MMAA、MARS和LARS等共249个基因)的全基因组文库,并对文库样本进行定量,保证文库样本总量在3μg以上。用液相捕获试剂盒(MyGenostics,中国)捕获目标基因,利用测序仪HiSeq2000(Illumina,美国)进行高通量测序,平均深度不小于200×。获取原始短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或插入/缺失(Indel),找出相关基因的突变信息。靶向外显?

序列,复合杂合子,患者,父亲


构进行预测。2结果2.1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和cDNA克隆分析结果SLC25A13基因高频突变筛查和测序分析仅检测到一个父源性的突变c.1658G>A。SLC25A13cDNA克隆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父源性的等位基因的克隆子共有7个,均含有点突变c.1658G>A;而来自母源性的等位基因的克隆子共有17个,但未发现异常的转录子,因此排除了希特林缺陷病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2.2外显子组捕获测序和Sanger测序结果代谢性肝病相关的249个基因外显子捕获测序检测到患儿LARS基因两个突变c.2133_2135del和c.1183G>A。Sanger测序结果(图2)证实,患儿为LARS基因c.2133_2135del和c.1183G>A突变的复合杂合子,前者来自父亲,后者来自母亲。2.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突变c.1183G>A(p.D395N)和c.2133_2135del(p.L712del)在ExAC大数据库中的人群频率分别为0.005%和0.002%。比对包括人类、黑猩猩、狗、奶牛、大鼠、小鼠、鸡、热带爪蟾和线虫在内的9种真核生物物种之间的LeuRS同源蛋白序列,结果显示D395和L712均为保守氨基酸。两种突变的MutationTaster分析均>0.9999,PROVEAN分析的分数分别为-4.92和-13.23;PolyPhen-2分析错义突变c.1183G>A的分数为0.999,均提示此两种突变可能为致病性突变。进行蛋白结构预测时,p.D395野生型选取的蛋白结构模型为人胞质的亮氨酰-tRNA合成酶的编校结构域(2WFD,258-509位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9.21%[15]。采用SWISS-PdbViewer4.1.0软件将p.D395野生型模型的第395位氨基酸由D变成N,突变后进行模型能量最小化,并比对两者构象的差异。第395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天冬酰胺,使其附近氨基酸之间的氢键距离改变,同时伴有氢键生成和消失(图3)。由于2WFD不能覆盖L712,分析突变p.L712del的野生型和突?

天冬酰胺,天冬氨酸,预测图,空间结构


第19卷第8期2017年8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ChinJContempPediatrVol.19No.8Aug.2017·918·2.4诊治经过与结局根据患儿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考虑遗传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行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和cDNA克隆分析,排除希特林缺陷玻但病因仍不明,未予特殊治疗。最终(3岁时)经代谢性肝病相关基因外显子组捕获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确诊为LARS基因突变导致的ILFS1。目前随访至4岁,肝功能正常,但仍有低蛋白血症,无贫血,见表1;B超显示肝内回声较前改善。图3p.D395N突变前后空间结构预测图第395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A、B)变成天冬酰胺(C、D),使其附近氨基酸之间的氢键距离改变,同时伴有氢键生成和消失;T298和D399与附近氨基酸之间的氢键距离也受影响。绿色虚线表示氢键,相应数字表示氢键距离。图4p.L712del突变前后空间结构预测图A、B为野生型蛋白结构模型,C、D为突变后蛋白结构模型,第712位亮氨酸缺失破坏了709-713和753-755位氨基酸构成的β折叠结构,而位于第716-720位氨基酸的KMSKS模体与第155-164位氨基酸构成的α螺旋结构缠绕在一起(如C图箭头所示)。3讨论本研究患儿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以及出生体重偏低、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同时肝脏病理检查显示肝硬化和脂肪肝,这些表现均与希特林缺陷病的临床特点相似[17]。此外,SLC25A13基因检测还发现一杂合突变点c.1661G>A(p.R554Q),因此高度疑诊希特林缺陷玻然而外周血淋巴细胞SLC25A13cDNA克隆分析在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没有发现异常的转录子,从而排除了希特林缺陷玻提示希特林缺陷病的诊断需要借助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或mRNA分析等特异性手段[17-18]。该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病原体检查及自身免疫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元宗;牛饲美晴;盛建胜;饭岛干雄;小林圭子;;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家系SLC25A13基因突变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伟霞;郑琪琪;郭丽;程映;宋元宗;;首例非白人婴儿肝衰竭综合征1型患儿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7年08期

2 林渝;詹学;;希特林蛋白缺陷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6年12期

3 王玲;程昕然;鄢力;魏艳;唐芳;董鑫;袁妍娇;谢燕梅;;一个Citrin蛋白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家系的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6年05期

4 刘艳;黄志华;徐三清;黄永建;周华;;遗传代谢病筛查在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诊断中的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02期

5 罗小平;梁雁;;我国儿童遗传代谢病诊疗现状与思考[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年08期

6 Rui Chen;Xiao-Hong Wang;Hai-Yan Fu;Shao-Ren Zhang;Kuerbanjiang Abudouxikuer;Takeyori Saheki;Jian-She Wang;;Different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LC25A13 mutation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28期

7 张慧芳;潘家华;;Citrin缺陷病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年01期

8 弓健;邓梅;宋元宗;徐浩;;Citrin缺陷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99)Tc~m-EHIDA肝胆动态显像[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2年05期

9 陈凤平;温旺荣;郑仕富;李莉;叶仲毅;吴晓蔓;;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生化指标动态改变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10 马昕;邓莉;张艳玲;;常见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基因诊断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元宗;郝虎;牛饲美晴;柳国胜;肖昕;佐伯武顿;小林圭子;王自能;;疑难病研究—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明;肝衰竭预后判断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6期

2 刘沛;肝衰竭发生机制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09期

3 ;肝衰竭诊疗指南[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4 郑欢伟;贾继东;;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传染病信息;2007年03期

5 范振平;张文瑾;;老年肝衰竭临床特点[J];传染病信息;2008年05期

6 葛宗成;许慧阳;侯为顺;喻艳林;章顺国;;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特点及其转归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9年05期

7 杜宁;庄永龙;胡瑾华;刘晓燕;岳小敬;王会;崔志飞;周渝霞;郝玉清;王慧芬;;肝衰竭临床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应用价值[J];传染病信息;2009年05期

8 ;《肝衰竭诊治进展》简介[J];传染病信息;2011年02期

9 唐荣国;孙皆齐;;肝衰竭预后与不同因素关系探讨[J];疑难病杂志;2011年10期

10 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橙云;ESR1基因甲基化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和HBV相关肝癌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张南;肝衰竭预后临床研究及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李雷;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与脓毒症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4 丁琳;自然杀伤细胞在病毒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趋化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邱丽媛;组织工程化肝脏体外构建及体内移植治疗肝衰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魏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衰竭系统评价及愈肝解毒汤治疗肝损伤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吴凡;基因沉默对肝衰竭内毒素血症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邹勇;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在病毒诱导的肝衰竭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江敏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在治疗肝衰竭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王晓静;65例慢加急性酒精性肝衰竭患者临床特征、预后评估及中医辨证论治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瑞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石荣亚;血清IL-21在各型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衰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慧;男性慢性肝病和绝经后女性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4 谢桂娟;西南地区肝衰竭病因构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李易灿;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5年

6 杨刚;Galectin-3和肝衰竭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刘卫华;青海地区133例肝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分析[D];青海大学;2016年

8 汪佳月;肝衰竭病因分析及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孙纷纷;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冬;大鼠肝衰竭前期模型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51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1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