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运动康复训练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7:54
   第一部分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目的:成功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并予以验证。 方法:选7日龄SD大鼠32只,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HIBD)组。HIBD组大鼠经乙醚麻醉后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置于缺氧箱内持续通入8%的氮氧混合气体2 h进行缺氧缺血干预;假手术组只游离而不结扎左侧颈总动脉,亦不予缺氧处理。于缺氧结束后即刻观察行为学改变,24 h后进行感觉运动神经反射评定,随即断头取脑行TTC染色观察脑组织缺氧缺血梗死灶,各组剩余大鼠于缺氧结束4 w后断头取脑进行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大鼠缺氧24 h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行为学表现,其翻正反射、悬崖回避反射和趋地性反射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延迟。脑组织切片TTC染色显示HIBD组大鼠皮层和皮层下脑组织出现面积不等的梗死灶,而假手术组大鼠未见确切梗死灶。缺氧4 w后行病理学检查显示HIBD组大鼠建模侧大脑半球体积较对侧半球缩小,并伴有液化和空洞的形成,H.E.染色后光镜检查发现HIBD组大鼠建模侧海马CA1区出现大量变性和坏死的神经元,胶质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结构紊乱;而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肉眼及镜下观察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本实验采用Rice-Vannucci法成功的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第二部分运动康复训练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结构和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非运动组及HIBD运动组。HIBD运动组于建模2 w后开始连续4 w的运动康复。而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运动功能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称取双侧大脑半球重量,H.E.染色后光镜下计数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最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磷酸化CaMKII及BDNF表达水平。 结果:运动康复4 w后HIBD运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0.46±0.18)和假手术组大鼠评分(0.50±0.36)均明显优于HIBD非运动组(1.04±0.33) ,HIBD运动组与假手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各测试时间点HIBD非运动组大鼠水迷宫平均寻台潜伏期均较HIBD运动组和假手术组长,穿越平台次数(2.62±0.74次)较HIBD运动组(5.25±0.98次)和假手术组(4.62±1.19次)少,HIBD运动组和假手术组间平均寻台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无统计学差异。脑重测定示HIBD非运动组、HIBD运动组大鼠左侧平均脑重均低于假手术组(0.68±0.04 g) ,HIBD非运动组(0.46±0.02 g)又低于HIBD运动组(0.63±0.06 g) ;三组大鼠右侧平均脑重间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观察示HIBD非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出现大量变性坏死的神经元,HIBD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亦可见变性坏死神经元,但程度较HIBD非运动组减轻,假手术组左侧海马未见明显异常;HIBD非运动组和HIBD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400倍光镜下平均每视野存活神经元数目均较假手术组(63.0±8.5个)明显减少,HIBD非运动组(47.1±6.32个)又较HIBD运动组(56.1±11.56个)少。此外,透射电镜示HIBD非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突触前膜囊泡减少,突触间隙增宽,突触后致密物变薄,HIBD运动组和假手术组左侧海马突触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最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BD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磷酸化CaMKII平均光密度值(0.2833±0.0208)和假手术组磷酸化CaMKII平均光密度值(0.2988±0.0196)均明显高于HIBD非运动组(0.2259±0.0201) ,HIBD运动组与假手术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HIBD运动组、HIBD非运动组大鼠左侧海马CA1区BDNF平均光密度值均较假手术组(0.1363±0.0078)高,HIBD运动组(0.2352±0.0151)又明显高于HIBD非运动组(0.1788±0.0092)。 结论:HIBD运动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优于HIBD非运动组,同时其海马CA1区磷酸化CaMKII和BDN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IBD非运动组,提示运动康复通过上调海马区磷酸化CaMKII和BDNF表达水平来促进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增强突触结构可塑性,改善受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22.12
【部分图文】:

缺氧缺血,反射时间,大鼠,新生鼠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P < 0.01。图 2:各组大鼠缺氧缺血 24 h 后悬崖回避反射时间 ( x ± SD)Graph 2 Cliff aversion reflex performance in rats subjected to hypoxic-ischemic insurats subjected to a sham-operation ( x ± SD)新生鼠HIBD模型的验证悬崖回避反射验证HIBD新生鼠模型悬崖回避反射024681012假手术组 HIBD组时崖回避反射悬间(单位:秒)a注:a:P < 0.01, 与假手术组相比024681012悬回避崖射反间时(位单:秒)*

TTC染色,大体解剖,大脑,大鼠


图 1-1 假手术组大鼠脑片 TTC 染色Fig1-1 TTC staining of brain slice of rats in controlgroup图 1-2 HIBD 组大鼠脑片 TTC 染色Fig1-2 TTC staining of brain slice of rats in HIBgroup图 1-3 假手术组大鼠大脑大体解剖Fig1-3 Cerebral hemispheres of rats in control group图 1-4 HIBD 组大鼠大脑大体解剖Fig1-4 Cerebral hemispheres of rats in HIBD group

TTC染色,大体解剖,大脑,大鼠


图 1-1 假手术组大鼠脑片 TTC 染色Fig1-1 TTC staining of brain slice of rats in controlgroup图 1-2 HIBD 组大鼠脑片 TTC 染色Fig1-2 TTC staining of brain slice of rats in HIBgroup图 1-3 假手术组大鼠大脑大体解剖Fig1-3 Cerebral hemispheres of rats in control group图 1-4 HIBD 组大鼠大脑大体解剖Fig1-4 Cerebral hemispheres of rats in HIBD grou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林英立;陈业刚;刘晓强;;大鼠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12期

2 赵果毅;曾群;宋玲;刘建春;;舒通胶囊对大鼠脏器的毒性试验[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晓双;杨瑞;武苗;王伟;;三香乳增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3期

4 和艳芬;田玉先;周勇;;功劳去火片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5 全裕凤;郑明慈;;早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标准化操作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6 赵华;李新莉;;银蒿合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2期

7 万婷;何援利;潘石蕾;;建立胎儿生长受限大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8 马宝慧;高永胜;潘桂兰;陈晓东;张艳杰;王立军;刘和莉;;木樨草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脂蛋白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谭琦;黄政德;王立凤;;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蔡钟钦;韩奇;童晔玲;;银红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旺;毒扁豆碱对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和脑电变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何绘敏;大鼠丘脑前核参与学习记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李萍萍;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盐对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影响长时程增强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池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动物模型[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龚其海;硫化氢及炔丙基半胱氨酸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杨建新;腹部术后疲劳综合征模型及抗术后疲劳方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7 杨丹榕;大鼠IgEFcCH2-3受体阻断与IgEFcCH2-3-FasL诱导肥大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8 李玉茹;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老年性大鼠耳蜗及下丘中表达规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陈党红;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卢奕;人羊膜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妍妍;环境噪音对新生大鼠体格生长及学习记忆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2 司江华;高原环境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向芳;围产期大鼠血脂组成与乳腺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吴芳庚;环境温度变化致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张超;国产异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影响成年大鼠学习记忆的相关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杨科峰;基于BCI的大鼠运动行为控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钟丽敏;中枢M受体参与毒血症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细胞因子分泌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彭晶;乳化异氟醚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1年

9 刘金凤;螺虫乙酯对大鼠的生理影响及其体内分布检测方法的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杜力;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治疗大鼠弗氏完全佐剂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2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2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