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7:52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虚,肺脾气虚、正气不足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益气健脾运脾是治疗复感的关键。为探讨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目的:研究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肠道微生态机制。 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2~12岁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化单盲方法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感染间歇期治疗组用中药复感宁方治疗,对照组用培菲康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对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研究对象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和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DNA进行荧光定量,比较上述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以探讨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肺脾气虚的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在减轻发作的频度与强度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与肠杆菌含量及B/E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双歧杆菌增长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B/E值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杆菌含量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运脾固表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能有效地改善肺脾气虚的症状,还能缩短病程,减少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频度与强度,另外能提高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及B/E值,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构。
【学位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272
【部分图文】:

比较表,t检验


图1两组息儿症状积分的比较效比较表3两组息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一画犷一一夏万一一一一208(40%)10(50%)2(l既)18202(10%)10(50%)8(40%)12P丁币t检验二写对丽姐比较万下厂蔺万万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CnUUU八CU甘n︸nU︸11甘n甘nUn甘O口UQ丹I月01匕d勺口占O自11‘.上

临床疗效,积分,比较表,t检验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减分率图1两组息儿症状积分的比较效比较表3两组息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一画犷一一夏万一一一一208(40%)10(50%)2(l既)18(90%202(10%)10(50%)8(40%)12(60%P<0丁币t检验二写对丽姐比较万下厂蔺万万了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CnUUU八CU甘n︸nU︸11甘n甘nUn甘O口UQ丹I月01匕d勺口占O自11‘.上

肠杆菌,双歧杆菌,标本,肠道菌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局硕士学位论丈对照组与正常组肠道菌群的比较比较4治疗前三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肠杆菌及B/E值的比较(109拷贝数/克湿粪,又士s)例数20双歧杆菌肠杆菌B/E比值8.96士0.33*8.92士0.34△9.55士0.218.63士0.33*8.60士0.23△8.37士0.172.52士1.60*2.60士1.63△巧.21士2.58几U口只9曰11照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萍,吴映霞,王丽,春竹;标本兼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2 邓雪梅,陈凤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3 俞景茂,毕秀萍;太子健冲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熊膺明;儿复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李文桂;陈雅棠;;双歧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年01期

6 赵小玲,鞠忠玲,罗德劲,马华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相互关系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02期

7 刘军,燕太义;玉屏风口服液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05年03期

8 张桂菊,曹宏;浅谈祖国医学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的认识[J];甘肃中医;2004年05期

9 李敏;34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曹宏,张桂菊;益气活血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初探[J];国医论坛;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2855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5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c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