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齐齐哈尔市某医院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2:54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以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儿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的患儿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形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较为复杂,多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先天性原因或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或气候因素、居住环境、喂养方式不当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的: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旨在降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齐齐哈尔市某三甲医院儿科所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及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27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相关因素、疾病史、临床信息、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利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t检验进行假设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和率进行统计描述,利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收集呼吸道感染患儿227人,其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5人(占46.3%),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2人(占53.7%)。2.反复感染组中,0岁至3岁年龄段的患儿占组内人数的52.4%,明显高于3岁至6岁年龄段(32.4%)和6岁以上年龄段(15.2%)的患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中,57人为男性,48人为女性,分别占组内人数的54.3%和45.7%,非反复感染组中,61人为男性,61人为女性,分别占组内人数的50.0%和50.0%,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中的汉族人口比例为90.5%,非反复感染组中汉族人口比例为94.3%,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民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中居住地为城市的有71人(67.6%),非反复感染组中居住地为城市的有73人(59.8%),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居住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母亲文化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家庭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情况(分娩方式、是否窒息、是否早产、喂养方式、出生胎次、母亲生育年龄)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的偏食率高于非反复感染组的偏食率(P0.05),而其他饮食情况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冬春季发生率高于非反复感染组(P0.05),而其他生活环境情况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感染组的家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反复感染组(P0.05),并且患佝偻病的比例也显著高于非反复感染组(P0.05),而其他生活方式情况在两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中除肺片状影、胸部三凹征以及血小板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有佝偻病的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不患有佝偻病儿童的3.836倍;冬春季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夏秋季的6.551倍;家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的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是没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的2.870倍。结论:1.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以0~3岁为主,占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52.4%;2.患佝偻病、冬春季和家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3.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相比,肺片状影、胸部三凹征以及血小板在两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25.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述
    1.2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2.1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解剖生理特点
        1.2.2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1.2.3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的关系
    1.3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1.3.1 临床症状
        1.3.2 诊断标准
    1.4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1.4.1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1.4.2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被动吸烟的关系
        1.4.3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喂养情况的关系
        1.4.4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关系
        1.4.5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疾病史的关系
        1.4.6 其它影响因素
    1.5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1.5.1 生活环境预防
        1.5.2 药物治疗
        1.5.3 注射疫苗
        1.5.4 普及教育
    1.6 立题依据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诊断标准
    2.2 调查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构成情况
    3.3 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3.1 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情况
        3.3.2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情况
        3.3.3 两组患儿民族分布情况
        3.3.4 两组患儿居住地分布情况
        3.3.5 两组患儿家庭情况的比较
        3.3.6 两组患儿出生情况的比较
        3.3.7 两组患儿饮食情况的比较
        3.3.8 两组患儿生活环境情况的比较
        3.3.9 两组患儿生活方式的比较
        3.3.10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比较
        3.3.11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的比较
    3.4 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人口学特征
    4.2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的关系
        4.2.2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易感季节的关系
        4.2.3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家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的关系
        4.2.4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4.3 研究的局限性
    4.4 建议与对策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27期

2 米热宛古丽·阿布拉;张燕;;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因分析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44期

3 王凯;付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4年01期

4 张天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8期

5 张丽;;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的最新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年17期

6 金洪星;李海峰;邹艳;金培刚;王荣山;;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6期

7 曾春英;;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01期

8 张淑敏;薛玲;庞淑兰;庞保东;曹丽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环境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36期

9 刘卫红;徐雯洁;张会娜;刘国中;郑军;丁丹丹;胡安宁;李萍;;北京市平谷区3~6岁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吴小川;周杜鹃;;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黏膜免疫和气道高反应性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57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7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