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抚触配合光疗在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06:54
   1.研究背景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是指当胆红素生成率超过其清除率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包括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两种类型。新生儿时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大多是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大危害是高浓度的未结合胆红素能透过血脑屏障,渗入脑细胞,导致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蓝光照射治疗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分解,由胆红素IXαZ型转化为水溶性的异构IXαE型和光红素,由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中排出,以达到降低胆红素的目的。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疗效肯定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抚触是一种有益于新生儿健康的医疗护理技术。抚触可以给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带来良性刺激,使新生儿肠蠕动增快,奶量摄入增多,促使胎粪尽早排出,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胆红素水平,近年来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尚未发现抚触配合蓝光照射治疗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效果性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抚触配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 2.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抚触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评价抚触在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光疗过程中的作用,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以促进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康复。 3.资料和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小儿一科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80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患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即A、B、C三组。A组(n=60,血清总胆红素为205.2~265.5umol/L),B组(n=60,血清总胆红素为265.6~323.0umol/L),C组(n=60,血清总胆红素≥323.0umol/L).A组再随机分为A1组(n=30,实验组),A2组(n=30,对照组);将B组分为B1组(n=30,实验组),B2组(n=30,对照组);C组再随机分为C1组(n=30,实验组),C2组(n=30,对照组);患儿在性别、日龄、出生体重、身长、Apgar评分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给予患儿蓝光照射治疗与常规护理联合抚触,对照组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常规护理,抚触于患儿喂奶后1小时清醒状态下进行,采用全身按摩法,每天抚触两次(蓝光照射前、后各一次),每次约15分钟。测量并记录给予患儿抚触后6天内每天的黄疸指数(胆红素水平);记录患儿每天的吃奶量、大便次数、体重增长、哭闹时间、睡眠时间;同时记录每个患儿的住院天数。 4.结果 4.1黄疸指数的比较 在轻度黄疸组(A组),在第1、2、3天,实验组(A1组)较对照组(A2组)的黄疸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5、6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在中度黄疽组(B组),实验组(B1组)与对照组(B2)相比,黄疸指数明鼹降低,第6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第1、2、3、4天和第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重度黄疽组(C组),实验组(C1组)较对照组(C2组)明显降低,在第1、2天和第6天,实验组(C1组)较对照组(C2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4、5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2每日体重增长的比较 在轻度(A组)、中度(B组)、重度(C组)三组中,实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每天平均体重增长快,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3每日摄入奶量的比较 在轻度(A组)、中度(B组)、重度(C组)三组中,实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摄入奶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4每日大便次数的比较 在轻度(A组)、中度(B组)、重度(C组)三组中,实验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5每日哭闹时间的比较 在A组患儿中,实验组(A1)与对照组(A2)相比,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抚触后的第1、3、4、5、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实验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在B组患儿中,实验组(B1)与对照组(B2)相比,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抚触后,实验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缩短,在第1、2、5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第3、4、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C组患儿中,实验组(C1)与对照组(C2)相比,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抚触后,实验组患儿的哭闹时间明显缩短,在第1、2、3、5、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6每日睡眠时间的比较 给予蓝光照射治疗与抚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每天的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4.7患儿住院天数的比较 在A、B两组中,实验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组中,实验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5.结论 5.1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给予抚触可以明显的降低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5.2抚触配合蓝光照射治疗能够使患儿摄入奶量多、大便次数多、体重增长快,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5.3抚触可以提高患儿蓝光照射治疗时的依从性,缩短住院天数。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72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第四章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玉龙;;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0年04期

2 覃萍;曾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肾小管功能损害与尿β_2微球蛋白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年02期

3 韩艳宾;吴振霞;;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4 雪丽霜,覃桂荣,叶梅艳,邓忠梅,杨巧玲,谭红,黄婉萍,崔莉萍;抚触干预婴儿睡眠障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年11期

5 马宏杰;;高胆红素血症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附206例报告[J];工企医刊;2008年01期

6 孙长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研究新进展[J];海南医学;2009年S3期

7 白永琪,唐光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年10期

8 韦林安;何群;李丽;陆莹莹;李庆群;;抚触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年11期

9 张磊;任美娟;鲍莉;;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09年30期

10 刘运霞;余慕雪;尹仲娇;;早期抚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年27期



本文编号:2859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59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