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宁波市城区婴儿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22:16
   A研究背景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婴儿死亡原因及变化情况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状况、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我国婴儿死亡原因近50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从50年代传染病、营养缺乏、新生儿破伤风、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向80年代新生儿病、肺炎、早产、先天畸形为主转变,至2000年以后,婴儿死亡原因主要为肺炎、呼吸窘迫综合症、早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十年间我国婴儿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从上世纪1996年以后我国的婴儿死亡率下降趋势有所减缓。 B研究目的 通过对建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随访,掌握孕产妇流产和新生儿畸形流行特征,了解婴儿婴儿死亡率、死亡流行特征,为改善婴儿生存质量提供信息; C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登记的常住户口孕妇进行追踪调查,直到孩子出生满1周岁为止。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入户和电话调查孕妇和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孕妇流产和新生儿畸形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婴儿死亡率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Model)进行统计分析。 D研究结果 本项目共收集调查了2044名怀孕妇女,孕产妇的追踪时间从怀孕3个月开始,在随访调查中,有87名孕妇出现流产,死胎4名,活产1953名,其中9名婴儿出现死亡结局。 对导致孕妇流产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产妇(X~2=4.687,P=0.030)是导致孕妇流产的危险因素。对导致新生儿畸形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确切概率法P=0.002)是导致出生畸形的危险因素。用比例风险回归(COX)模型对导致婴儿死亡原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发现,低出生体重(P=0.000)和出生畸形(P=0.001)是影响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E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影响孕妇流产的因素为高龄产妇,影响出生畸形的因素为低出生体重,影响婴儿死亡的因素为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畸形。 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优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优生意识,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指导及教育,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加强产前筛查,做好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早产儿的预防、护理和救治水平,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和死亡率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174
【文章目录】: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当前婴儿健康状况
    1.2 婴儿死亡率及原因分析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主要定义
3 结果
    3.1 孕妇情况
    3.2 新生儿情况
4 总结与探讨
    4.1 流产的危险因素
    4.2 出生畸形的危险因素
    4.3 婴儿死亡率及其原因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瓮学清,肖旬,秦金莉,刘兰香,王惠珊;北京市部分山区婴儿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年02期

2 袁雪,王惠珊,卢秀英,王晓华;北京市1992~1998年新生儿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对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4期

3 潘宝骏,阙少聪,洪荣涛,游明基,邵康蔚;趋势面分析法在疾病地理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4 蒋庭魁,韩晓军,严峻;浙江省1995~1998年疾病监测点与婴儿出生体重有关因素的探讨[J];疾病监测;2000年03期

5 杨玲;;新生儿先天畸形102例分析报告[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02期

6 印学蕾;丁效薇;姚明珠;;新生儿先天性畸形481例构成和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3期

7 吴建军,周怀梧,徐庐生;疾病流行的趋势面分析建模及其应用方法论[J];生物数学学报;1998年03期

8 朱丽萍;贾万梁;华嘉增;;上海市外来孕产妇保健管理现况与政策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05期

9 吴培乐;灰色预测法在西安市农村电话预测中的应用[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罗焰琼,刘建新;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监测及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288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88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