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惊厥性脑损伤的临床预测与干预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19:36
  第一部分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改变的临床意义目的:测定惊厥患儿脑脊液和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探讨NSE检测在判断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非神经系统疾病组、周围神经疾病组、一般惊厥组和严重惊厥组,每组各15例。采集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以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NSE含量,比较四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含量的差异;同时观察严重惊厥组与一般惊厥组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的改变。结果:1.周围神经疾病患儿血清和CSF中NSE的含量显著低于一般惊厥组、严重惊厥组(P<0.05),而与非神经系统疾病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一般惊厥组、严重惊厥组患儿血清和CSF中NSE含量均较非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周围神经疾病组升高(P<0.05),且严重惊厥组NSE含量升高较一般惊厥组更为明显(P<0.05)。3.非神经系统疾病组、GBS组或惊厥患儿,其血清和CSF中NSE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惊厥性脑损伤的临床预测与干预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惊厥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改变的临床意义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6-二磷酸果糖对惊厥持续状态后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图
文献综述
致谢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参编论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儿脑电图及其在评价脑损伤中的应用[J]. 刘晓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03)
[2]视频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J]. 刘秀琴,孙若鹏,韩林,李红.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01)
[3]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刘煜敏,严国山,洪艳,章军建.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4)
[4]神经系统相关蛋白质标志物与脑损伤的关系[J]. 李听松,蒋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07)
[5]癫痫发作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J]. 李光乾,林忠东,焦颖,施旭来,叶秀云,胡鸿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4(06)
[6]惊厥儿童血清丙二醛、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研究[J]. 徐宗秀.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8)
[7]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J]. 李光乾,林忠东,叶秀云,施旭来,焦颖,胡鸿文.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04)
[8]NSE、MBP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评估[J]. 李宁,沈建康,胡秉诚,蔡瑜.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03)
[9]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P300测试结果分析[J]. 林忠东,王慧丽,叶秀云,李光乾,胡鸿文.  临床儿科杂志. 2004(05)
[10]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热性惊厥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 周戬平,王帆,李瑞林,袁宝莉,李静,徐尔迪.  中华儿科杂志. 2004(02)



本文编号:3159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159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