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miRN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05:26
2008年3月份,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手足口病疫情。随后,疫情蔓延至全国。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不断暴发,手足口病发病数位居丙类传染病之首,对我国人民的卫生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今后一段时间疫情可能进一步上升,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小RNA病毒科的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4、5、7、9、10、16型;柯萨奇病毒B组的2、5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及埃可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一般来说,手足口病的症状轻微,约在10-14天左右自愈。但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时引起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导致死亡。目的:本研究拟建立针对手足口病和EV71的快速检测方法,持续监测手足口病;调查了解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在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段和高发人群加强防控;研究了解江苏省EV71的基因特征,以便更好的了解EV71病毒的起源地、变异规律和流行途径,防范EV71的大规模...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足口病
1.1.1 手足口病简介
1.1.2 手足口病流行现状
1.1.3 手足口病病原学
1.1.4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和检测方法
1.2 肠道病毒71型
1.2.1 肠道病毒71型的简介
1.2.2 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
1.2.3 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1.2.4 肠道病毒71型的致病性和嗜神经性
1.2.5 肠道病毒71型的治疗
1.3 microRNA
1.3.1 microRNA简介
1.3.2 病毒microRNA与细胞microRNA
1.3.3 肠道病毒71型与microRNA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立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用病原和肠道病毒71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RNA标准品的制备和定量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3 多重荧光RT-PCR方法的建立
2.2.4 多重荧光RT-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
2.2.5 多重荧光RT-PCR的临床检测和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镇江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流行病学资料
3.1.2 其他资料的来源
3.1.3 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手足口病病例诊断
3.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疫情情况
3.2.2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2.6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3.2.7 镇江市重症手足口病的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江苏省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样品EV71/EV-U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
4.2.2 EV71vp1基因扩增结果
4.2.3 EV71基因进化树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神经细胞后microRNA的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EV71病毒分离和鉴定
5.2.2 EV71病毒滴度(TCID50)检测
5.2.3 EV71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
5.2.4 总RNA的提取
5.2.5 EV71病毒感染SK-N-SH细胞前后miRNA芯片杂交
5.2.6 EV71病毒感染SK-N-SH细胞前后miRNA芯片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方法
6.2 结果
6.2.1 总RNA的提取
6.2.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
6.2.3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芯片结果的比较
6.3 讨论
第七章 miRNA对肠道病毒71型的调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
7.2.1 miRNA模拟体和抑制体转染SK-N-SH细胞
7.2.2 SK-N-SH细胞病变效应比较
7.2.3 miRNA对EV71VP1蛋白表达的影响
7.2.4 miRNA对EV71病毒滴度(TCID50)的影响
7.2.5 miRNA对EV71RNA的影响
7.2.6 qRT-PCR验证转染后miRNA含量变化
7.2.7 利用生物学软件预测miRNA的靶基因
7.3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BV整合引起HepG2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变化分析[J]. 韩俊峰,阮志华,张蓓,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22)
[2]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 朱汝南,钱渊,邓洁,邢江峰,赵林清,王芳,廖斌,任晓旭,李颖,张琪,李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10)
[3]1970~2004年全球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 董晓楠,应剑,陈应华. 科学通报. 2007(09)
[4]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Cox.A16 SHZH00-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 李琳琳,何雅晴,朱俊萍,薛颖,朱雅芳,徐星晔,金奇. 病毒学报. 2005(03)
[5]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J]. 崔爱利,许文波,李秀珠,胡家瑜,凌华,唐伟,杨智宏,张燕,陈立,Hiroyuki Shimizu. 病毒学报. 2004(02)
[6]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4例报告[J]. 王晓华,刘维婵. 临床儿科杂志. 2003(01)
[7]手-足-口病36例误诊分析[J]. 邵海明,林洪宇,郑光卫. 临床荟萃. 2002(21)
[8]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J]. 王晓华,李文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04)
[9]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 何家鑫,沈晓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03)
[10]儿童梅毒误诊为手足口病1例[J]. 张振国,刘晓虹,张振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0(01)
本文编号:3160816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足口病
1.1.1 手足口病简介
1.1.2 手足口病流行现状
1.1.3 手足口病病原学
1.1.4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和检测方法
1.2 肠道病毒71型
1.2.1 肠道病毒71型的简介
1.2.2 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
1.2.3 病毒的感染与复制
1.2.4 肠道病毒71型的致病性和嗜神经性
1.2.5 肠道病毒71型的治疗
1.3 microRNA
1.3.1 microRNA简介
1.3.2 病毒microRNA与细胞microRNA
1.3.3 肠道病毒71型与microRNA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立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用病原和肠道病毒71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RNA标准品的制备和定量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3 多重荧光RT-PCR方法的建立
2.2.4 多重荧光RT-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
2.2.5 多重荧光RT-PCR的临床检测和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镇江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流行病学资料
3.1.2 其他资料的来源
3.1.3 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手足口病病例诊断
3.1.4 统计与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疫情情况
3.2.2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2.6 镇江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
3.2.7 镇江市重症手足口病的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江苏省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样品EV71/EV-U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
4.2.2 EV71vp1基因扩增结果
4.2.3 EV71基因进化树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肠道病毒71型感染神经细胞后microRNA的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EV71病毒分离和鉴定
5.2.2 EV71病毒滴度(TCID50)检测
5.2.3 EV71病毒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
5.2.4 总RNA的提取
5.2.5 EV71病毒感染SK-N-SH细胞前后miRNA芯片杂交
5.2.6 EV71病毒感染SK-N-SH细胞前后miRNA芯片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方法
6.2 结果
6.2.1 总RNA的提取
6.2.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
6.2.3 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芯片结果的比较
6.3 讨论
第七章 miRNA对肠道病毒71型的调控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
7.2.1 miRNA模拟体和抑制体转染SK-N-SH细胞
7.2.2 SK-N-SH细胞病变效应比较
7.2.3 miRNA对EV71VP1蛋白表达的影响
7.2.4 miRNA对EV71病毒滴度(TCID50)的影响
7.2.5 miRNA对EV71RNA的影响
7.2.6 qRT-PCR验证转染后miRNA含量变化
7.2.7 利用生物学软件预测miRNA的靶基因
7.3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BV整合引起HepG2细胞microRNA表达谱变化分析[J]. 韩俊峰,阮志华,张蓓,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22)
[2]北京市儿童手足口病与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感染有关[J]. 朱汝南,钱渊,邓洁,邢江峰,赵林清,王芳,廖斌,任晓旭,李颖,张琪,李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10)
[3]1970~2004年全球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J]. 董晓楠,应剑,陈应华. 科学通报. 2007(09)
[4]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中国分离株(Cox.A16 SHZH00-1)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J]. 李琳琳,何雅晴,朱俊萍,薛颖,朱雅芳,徐星晔,金奇. 病毒学报. 2005(03)
[5]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J]. 崔爱利,许文波,李秀珠,胡家瑜,凌华,唐伟,杨智宏,张燕,陈立,Hiroyuki Shimizu. 病毒学报. 2004(02)
[6]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4例报告[J]. 王晓华,刘维婵. 临床儿科杂志. 2003(01)
[7]手-足-口病36例误诊分析[J]. 邵海明,林洪宇,郑光卫. 临床荟萃. 2002(21)
[8]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J]. 王晓华,李文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04)
[9]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 何家鑫,沈晓娜.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03)
[10]儿童梅毒误诊为手足口病1例[J]. 张振国,刘晓虹,张振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0(01)
本文编号:3160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160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