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G6PD缺乏症基因诊断新方法的建立及遗传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8 01:4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是最常见的人类酶缺陷病之一,世界范围内约有4亿人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变化大,从无症状到新生儿黄疸、药物或感染造成的急性溶血、蚕豆病和重症慢性非球形细胞血溶性贫血,严重者导致新生儿期重症核黄疸,造成死亡或永久性神经系统的损伤。该病的及早诊断和预防是我国优生优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测是否存在G6PD缺乏,给患者合理的忠告,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合适处理由此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该病的重点。 G6PD缺乏症的分子基础是基因突变,G6PD基因位于Xq28,由13个外显子及12个内含子组成,全长20114bp,是一典型的看家基因。随着G6PD基因结构的阐明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的突变类型,迄今世界上已报道140多种。G6PD基因突变具有以下特点:多为单个碱基置换的错义突变;大多数基因突变属于转化型突变,常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内的C-T的转换;具有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用于 G6PD缺乏症基因诊断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2章 209例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和基因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柳州地区 G6PD缺乏症表型与基因型关系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广西柳州地区 G6PD缺乏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二 综述
成果
致谢
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DNA1311 C→T复合11内含子93 T→C突变[J]. 于国龙,蒋玮莹,杜传书,林群娣,陈路明,田秋红,李舒刚,曾敬波.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10)
[2]一种新的G6PD基因突变型的鉴定[J]. 蔡望伟,周代锋,蔡兰洁,邝宇,周玉英,Filosa Stefania,Martini Giuseppe.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3(01)
[3]21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基因突变型分析[J]. 杨春蕾,陶大昌,陈芬,徐鸣,史红.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S1)
[4]人类G6PD基因突变研究进展[J]. 沙林林.  中国小儿血液. 2002(03)
[5]云南籍G6PD缺乏症病例的基因型分析[J]. 杨昭庆,褚嘉佑,班贵宏,黄小琴,许绍斌,李梅章.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1(04)
[6]海南汉族、黎族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基因突变型分析及一种新的G6PD基因突变型的鉴定[J]. 蔡望伟,Stefania Filosa,Giuseppe Martini,周玉英,周代锋,蔡兰洁,邝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1(02)
[7]中国人中所见一种新的G6PD基因错义突变(G1381A)(英文)[J]. 任晓琴,杜传书,蒋玮莹,陈路明,林群娣,何永蜀.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1(04)
[8]干血纸片法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型的检测[J]. 区小冰,佟莉贞,张力,余一平.  中华儿科杂志. 2000(07)
[9]我国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研究40年的回顾和展望[J]. 杜传书.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0(04)
[10]应用ARMS法检测广东省常见的三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点突变[J]. 杜传书,任晓琴,江悦华,陈路明,蒋玮莹.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9(04)



本文编号:3174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174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3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