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败血症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2 15:57
  目的探讨早产儿败血症影响因素,为早产儿败血症发生提供防控依据。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万宁市某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全部早产儿病历资料及全部检测结果,对可能影响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早产儿败血症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 905例早产儿进行分析,其中男婴1 624例,女婴1 281例,胎龄27周5 d至36周6 d,平均(33.92±4.35)周,出生体重710~3 453 g,平均(2 046±639)g。发生败血症227例,发生率为7.81%。早发型败血症182例,占80.2%,晚发型败血症45例,占19.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膜早破(OR=1.752)、出生窒息(OR=2.134)、宫内感染(OR=4.495)、机械通气(OR=4.749)及PICC(OR=2.512)的早产儿败血症发生风险较高,胎龄>32周(OR=0.731)、出生体重≥1 500 g(OR=0.312)的早产儿败血症发生风险较低。结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是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保... 

【文章来源】:华南预防医学. 2020,46(03)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败血症发生情况
    2.3 早产儿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2.4 早产儿败血症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估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实验指标研究进展[J]. 孙玉姗,余加林.  现代医药卫生. 2019(20)
[2]32周以下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J]. 樊盼盼,郑君文,魏聪,汪霞,杨璞,赵东赤.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3]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败血症的临床分析[J]. 刘慧强,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10)
[4]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预防面临的挑战[J]. 杜立中.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04)
[5]海南省0~5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 蔡露良,陈实,林涛.  中国热带医学. 2018(12)
[6]早产儿院内感染败血症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布分析[J]. 杨慧,刘俐,魏伟.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02)
[7]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 蔡文红,杨长仪,陈文骞.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4(05)
[8]62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分析[J]. 莫文辉,杨杰,李奕,罗耀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16)
[9]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余加林,吴仕孝.  中华儿科杂志. 2003(12)



本文编号:3297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297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