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8-25 19:34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复发率情况,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64例年龄4岁以上14岁以下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儿,用随机分组法,将符合标准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口服;对照组予以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金双歧口服。两组患儿均服用4周并记录其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前后两组患儿的主要及次要症状,记录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结束后再进行4周的随访并记录复发率情况,且进行安全性指标评定,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疗效比较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主症和次症积分,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改善患儿中医主症和次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3.治疗之后的4周随访中比较两组的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总疗效...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1.3 中医对疾病的治法方药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与研究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2.2 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西医对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病例剔除标准
3.4 脱落标准及处理
3.5 终止标准及处理
4 研究方法
4.1 一般情况
4.2 治疗方法
4.3 注意事项
4.4 观察内容
4.5 相关评定标准
4.6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治疗前主症、次症比较
5.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5.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5.4 治疗后两组患儿组间比较
5.5 复发情况比较
6 依从性评价
7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选方依据
3 组方分析
3.1 单味药物中医及药理分析
3.2 组方配伍意义及组方作用机制探讨
4 对照组醒脾养儿颗粒中各药物的分析
5 结合微生态制剂分析
6 结果分析
6.1 一般情况分析
6.2 疗效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对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J]. 张婷婷,周文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2)
[2]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J]. 何佳璨,周桂荣,李欣欣,宋兆辉,缪兴龙,刘丽芳,何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01)
[3]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万凌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1)
[4]食物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 李莹杰,陈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6)
[5]胡玲从《难经·五十七难》辨治腹泻临床经验剖析[J]. 余莹,李欣如,胡玲,于唱.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2)
[6]益生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 魏昆.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6)
[7]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孙华,李春燕,薛金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11)
[8]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研究近况[J]. 罗秀清. 中医药通报. 2019(05)
[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临床观察[J]. 张庭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1)
[10]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 柴增辉,贾朋环,赵嘉莹,王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09)
博士论文
[1]通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证(肝郁乘脾型)临床研究[D]. 毕龙腾.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程.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2]解郁醒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 李敏.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3]安肠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海燕.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4]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 覃冰心.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5]加味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D]. 戴晓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2722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对疾病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1.3 中医对疾病的治法方药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与研究
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2.2 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西医对儿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研究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病例剔除标准
3.4 脱落标准及处理
3.5 终止标准及处理
4 研究方法
4.1 一般情况
4.2 治疗方法
4.3 注意事项
4.4 观察内容
4.5 相关评定标准
4.6 统计学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治疗前主症、次症比较
5.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5.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
5.4 治疗后两组患儿组间比较
5.5 复发情况比较
6 依从性评价
7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选方依据
3 组方分析
3.1 单味药物中医及药理分析
3.2 组方配伍意义及组方作用机制探讨
4 对照组醒脾养儿颗粒中各药物的分析
5 结合微生态制剂分析
6 结果分析
6.1 一般情况分析
6.2 疗效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对未来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J]. 张婷婷,周文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02)
[2]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J]. 何佳璨,周桂荣,李欣欣,宋兆辉,缪兴龙,刘丽芳,何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01)
[3]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万凌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1)
[4]食物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 李莹杰,陈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6)
[5]胡玲从《难经·五十七难》辨治腹泻临床经验剖析[J]. 余莹,李欣如,胡玲,于唱.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2)
[6]益生菌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 魏昆.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6)
[7]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孙华,李春燕,薛金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9(11)
[8]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研究近况[J]. 罗秀清. 中医药通报. 2019(05)
[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临床观察[J]. 张庭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1)
[10]穴位埋线治疗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 柴增辉,贾朋环,赵嘉莹,王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09)
博士论文
[1]通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证(肝郁乘脾型)临床研究[D]. 毕龙腾.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程.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2]解郁醒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 李敏.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
[3]安肠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海燕.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4]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 覃冰心.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
[5]加味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D]. 戴晓兰.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362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