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FIB水平与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6 18:20
[目 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和纤维蛋白原(FIB)及二者联合对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 法]选择昆明市儿童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间初诊确诊为HLH的127例住院治疗患儿(HLH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并排外HLH诊断的127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患儿性别、年龄和病因,HLH组和对照组患儿于就诊当日、HLH组患儿在病程中多次(至少3次)抽取静脉血检测SF和FIB。电话随访患儿1年内生存状况,根据转归情况将HLH组患儿分为存活组(89例)和死亡组(38例),并记录治疗过程当中SF和FIB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SF上升至最高值及FIB下降到最低值所需时间,评估其对HLH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应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得出预测值,将预测值作为检验变量与金标准一起绘制ROC曲线分析SF、FIB及二者联合对早期诊断HLH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分析SF和FIB水平动态变化与HLH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 果](1)HLH组和对照组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二者的一致...
【文章来源】: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SF和FI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HLH的诊断价值比较??.SF、FIB?7C比
.95g/L??SF?最高值?+?57.9?80.9?74.0?56.4?81.8?0.724?0.638-?0.800?SF>20000ug/L,??HB?最低值?FIB<1.06g/L??100?[:?.???—?SF?最高值?_????FIB最低值??8〇?1?/??联合颅测??S?I?/??60?-?T?^??m?.?\,r??11?* ̄i?...?i...?i?….i...?i?...?■??0?20?40?60?80?100??卜特離??图2?SF最高值和FIB最低值与预后的关系??7?生存分析??在随访期12个月中,127例HLH患儿生存分析显示患儿总生存率为??70.1%,发现确诊后1个月至3个月,生存率由81.9%降至74.0%,之后HLH??患儿的生存曲线趋于平缓(见图3)。??19??
-T1邮減純??10?+0??08???4??累06??积??生??!??W?04??02??00??0?2?4?6?8?10?12??存活(月)??图3?127HLH患儿的生存曲线??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疗效评价中的意义[J]. 李佩章,王英,黄玲莎,朱波,劳明,赵惠柳,谭晓虹.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3)
[2]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J]. 李彦格,刘炜,毛彦娜,邹旭凤,李慧霞,张红梅,刘俊闪.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15)
[3]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认识与研究[J]. 闫丽娟,王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02)
[4]多中心7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分析[J]. 王旖旎,王昭,吴林,岑溪南,李渤涛,宁丰,段学章,李娟.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 (12)
[5]血清学指标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死亡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J]. 赖冬波,王嘉怡,赵玉红,张文英,赵明奇,叶铁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 (02)
本文编号:3593187
【文章来源】: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SF和FI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HLH的诊断价值比较??.SF、FIB?7C比
.95g/L??SF?最高值?+?57.9?80.9?74.0?56.4?81.8?0.724?0.638-?0.800?SF>20000ug/L,??HB?最低值?FIB<1.06g/L??100?[:?.???—?SF?最高值?_????FIB最低值??8〇?1?/??联合颅测??S?I?/??60?-?T?^??m?.?\,r??11?* ̄i?...?i...?i?….i...?i?...?■??0?20?40?60?80?100??卜特離??图2?SF最高值和FIB最低值与预后的关系??7?生存分析??在随访期12个月中,127例HLH患儿生存分析显示患儿总生存率为??70.1%,发现确诊后1个月至3个月,生存率由81.9%降至74.0%,之后HLH??患儿的生存曲线趋于平缓(见图3)。??19??
-T1邮減純??10?+0??08???4??累06??积??生??!??W?04??02??00??0?2?4?6?8?10?12??存活(月)??图3?127HLH患儿的生存曲线??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在噬血细胞综合征疗效评价中的意义[J]. 李佩章,王英,黄玲莎,朱波,劳明,赵惠柳,谭晓虹.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3)
[2]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J]. 李彦格,刘炜,毛彦娜,邹旭凤,李慧霞,张红梅,刘俊闪.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15)
[3]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认识与研究[J]. 闫丽娟,王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02)
[4]多中心7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分析[J]. 王旖旎,王昭,吴林,岑溪南,李渤涛,宁丰,段学章,李娟.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 (12)
[5]血清学指标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死亡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J]. 赖冬波,王嘉怡,赵玉红,张文英,赵明奇,叶铁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3 (02)
本文编号:3593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5931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