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OAS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严重性及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1:27

  本文关键词:OAS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严重性及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OAS1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苏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Selectin P ligand-1,SELPLG)rs2228315、清道夫受体B2(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member 2,SCARB2)rs41284767、白介素-28B(Interleukin-28B,IL-28B)rs12979860、寡腺苷酸合成酶1(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 1,OAS1)rs10774671基因多态性与手足口病严重性、易感性的关系,为更好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10-2014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HFMD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A16)核酸。2.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333例,男性患儿211例,女性患儿122例,其中轻症手足口病患儿23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9例及163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利用静脉血DNA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用Taq Man探针技术对SELPLG rs2228315、SCARB2 rs41284767、IL-28B rs12979860和OAS1rs10774671四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易感性、严重性的相关关系。结果: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31205例,重症病例2173例;不同年份重症病例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苏州地区手足口病全年均有发病,5-7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患儿占61.71%,女性占38.29%,构成比为1.6:1,发病年龄以1-4岁为主,1-2岁组最多,相城区、吴中区、吴江区、虎丘区及工业园区发病人数居前。2.2010-2014年住院患儿EV71和CA16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共2130例,EV71占64.23%,CA16占35.78%。重症手足口病EV71的检出率高于CA16。五年中,2011年EV71的检出率最高,之后两年逐年降低,2014年再次升高,CA16的检出率2012年最高,2010年最低,2014年再次升高。3.EV71手足口病较C A16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持续时间长,易累及神经系统,口腔黏膜及皮肤损害较轻,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减少,B淋巴细胞(CD3-CD19+)百分比升高(P0.05),性别、年龄、白细胞数、NK细胞百分比、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无差异(P0.05)。4.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明显,CD3+T细胞及CD4+T细胞百分比降低,B细胞百分比增高,乳酸脱氢酶升高病例较多(P=0.041),C RP值较低(P=0.028)。轻症手足口病血浆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P=0.047)。5.受体SELPLG基因rs2228315、SCARB2基因rs4128476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V71、C A16病毒易感性无相关性。6.OAS1 rs10774671、IL-28B rs129798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EV71、CA16感染无相关性,rs10774671基因位点上携带GG基因型的人群易感染CA16;轻、重症手足口病OAS1 rs10774671位点GG基因型与AA+A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AS1 rs10774671位点不同基因型性别分布存在差异(P=0.042)。7.rs10774671位点GG基因型患儿IFN-γ水平高于AA及AG基因型。结论:1.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区及季节特征,病原分布有所不同,每年EV71的检出率高于CA16。2.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4岁以下儿童,男性儿童居多,5-7月为发病高峰。3.OAS1 rs10774671位点GG基因型儿童更易感染CA16,且与手足口病严重性相关。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OAS1 基因多态性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6
  • 参考文献12-16
  • 第一部分 2010-2014 年苏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16-27
  • 材料与方法16-19
  • 结果19-22
  • 讨论22-24
  • 参考文献24-27
  • 第二部分OAS1 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手足口病严重性及易感性的相关研究27-50
  • 材料与方法28-33
  • 结果33-40
  • 讨论40-43
  • 参考文献43-50
  • 结论50-51
  • 综述一 手足口病相关细胞因子基因SNP研究进展51-57
  • 参考文献55-57
  • 综述二 OAS基因SNP的研究进展57-65
  • 参考文献62-65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65-67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莉;张艳玲;;手足口病的流行与防治[J];北京医学;2008年06期

2 陈杰;武玲;;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0期

3 陈慧;李继安;陈宗波;;IL-10-59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EV71脑炎易感性关系[J];齐鲁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4 田野;于毅;叶宁;游贤慧;李立群;邱卫娟;;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膜脑炎160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0年02期

5 檀晓娟;许文波;;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现况[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8年04期

6 俞蕙,朱启昒,顾绍庆,费林娥,浦东波;IFN-γ+87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内HBV感染易感性关系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4年06期

7 陈禄彪;揭育胜;许镇;徐启桓;彭晓谋;高志良;;OAS-1基因SNP rs2660与慢性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刘丽婷;胡海霞;王桂茹;;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34期

9 关桂英;;不同病原体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体征及其机体免疫状况的对比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05期

10 Lin-Jing Li;Chen Gong;Mei-Hua Zhao;Bai-Sui Feng;;Role of interleukin-22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48期



本文编号:557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57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