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6:33
本文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本病中医病因病机,总结临床常见辨证分型,以期寻求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新思路、新方法,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辨证诊疗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为指导临床规范用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9月就诊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同时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的120例患儿。采用非完全随机分组的研究方法,按就诊顺序(3: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经中医辨证论治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静脉消炎抗感染治疗,7天为1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根据自拟肠系膜淋巴结炎主、次要症状计分量化表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归纳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及证候表现,,总结导师临床用药规律及特色。 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服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经秩和检验,P<0.05,具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改善主、次症方面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结纵横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考虑因中药汤剂口味刺激所致,改进食后再服药缓解;对照组出现腹泻4例,食欲下降9例。2周后对治疗组54例患儿电话随访,腹痛复发9例,复发率16.67%;对照组电话随访11例,腹痛复发7例,复发率63.64%。(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常见中医证型为乳食积滞证、胃肠结热证、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腹部中寒证;总以软坚散结、消积化痰、止痛为治则,依相关临床表现配合使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及解痉药物;顾护脾胃,注重调节脏腑整体功能,使气机宣畅,血脉流利。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儿腹痛,改善伴随症状,对提高患儿整体脏腑功能具有明显优势,且无毒副作用,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用药遵循软坚散结、化痰、消积、理气活血、止痛等原则,兼以调理脾胃,疗效满意。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辨证论治 临床观察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8-9
- 前言9-11
- 一、立题依据11-16
- 1 祖国医学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11-13
- 2 现代医学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认识13-14
- 3 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存在的问题14-16
- 临床研究16-25
- 1 临床研究对象的选择16-17
- 1.1 病例来源16
- 1.2 诊断标准16-17
- 2 病例选择17-18
- 2.1 纳入标准17
- 2.2 排除标准17
- 2.3 病例的脱落及剔除标准17
- 2.4 病例退出标准17-18
- 3 研究方法18-20
- 3.1 分组方法18
- 3.2 药物选择18
- 3.3 治疗方法18-19
- 3.4 服药期间注意事项19
- 3.5 观察方法19
- 3.6 疗效评定19-20
- 3.7 不良反应记录20
- 3.8 仪器与检验方法20
- 3.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20
- 4 结果20-24
- 4.1 一般资料分析20-21
- 4.2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21
- 4.3 两组患儿治疗前情况比较21-24
- 4.4 结果分析24
- 5 不良反应24
- 6 随访24-25
- 讨论25-33
- 1 本病实施辩证论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5
- 2 辨证分型分析25-27
- 3 中医药治疗本病特色27-28
- 4 治疗用药特点分析28-31
- 5 体会与展望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综述36-43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附录44-47
- 附录144-45
- 附录245-46
- 附录346-47
- 附录4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继业;董幼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11期
2 黄卫良;周炯英;周新华;何启志;;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儿科药学杂志;2010年02期
3 张思瑶;张乐;周建平;;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年08期
4 甘璐;卫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甘肃中医;2008年12期
5 张静;张云洲;;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概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邓子煜;徐先祥;张小鸿;章圣朋;李俊;李雯静;;夏枯草药理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7期
7 郭彦斌;桂金贵;郭占霞;;自拟清热理气散结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年05期
8 严娅娟;曹曼;张丹雁;李世杰;;砂仁现代药理的国内外研究[J];轻工科技;2013年07期
9 胡军波;钱泽全;;中西药口服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68例[J];海峡药学;2009年10期
10 詹丹丹;张颖;;浅谈苍术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瑞;川赤芍化学成分与芍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02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029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