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期的随访研究
本文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期的随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发育迟缓 学龄前期 评估 预后 随访研究
【摘要】:目的:随访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到学龄前期时的语言发育状况,了解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的评价,为早期干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以语言发育迟缓为主诉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初诊行Gesell测试并有完整评估资料,随访时年龄在3-5周岁的学龄前期儿童作为随访对象,予自设问卷电话随访,并对来院的20例随访者再次行Gesell评估作随访组;同时在幼儿园随机抽取20名正常儿童行Gesell测评作对照组。问卷包括患儿的一般资料、相当于42月龄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平均水平的问题,包括理解冷、累、饿,方位介词理解,颜色识别和数数等。Gesell量表采用1986年5月由北京市儿童保健所修订的《0-6岁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结果:1.共80例儿童被纳入,其中48例完成电话随访,男34例,女14例,男女比例为2.43:1;初诊时平均年龄26.47±8.39月(11月~50.39月)。77.1%(37/48)为城市人口。随访组男12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1.5:1;初诊时平均年龄27.70±9.29月,现平均年龄57.37±7.10月(49.27月~70.47月);初诊与复诊平均间隔时间29.69±8.32月(18.57月~40.8月)。对照组男13例,女7例,男女比例1.9:1;平均年龄57.43±7.01月(48.3月~69.73月)。随访组复诊年龄、性别构成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与幼儿期初诊时相比,学龄前期复诊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个人-社交行为DQ值提高(分别为69.95±18.57vs59.40±7.27、89.80±17.52vs81.45±11.7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诊时,单纯语言问题者较合并其他问题者的语言、个人-社交行为DQ值高(分别为82.43±24.14 vs63.23±10.70、104.86±13.43vs81.69±13.87),经统计学比较P值均0.05;随访组与对照组比较,语言、适应性DQ值明显低(分别为69.95±18.57vs89.65±8.42、79.75±16.40vs93.15±8.27),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大运动、精细动运及个人-社交行为DQ值无显著性差异;语言发育与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的发育呈正相关(Y分别为0.745、0.779、0.494、0.669,P值均0.05)。3.48例患儿中,68.7%(33/48)在1岁-2岁时发现说话异常,主要表现为说话晚、不说话或说话少;81.3%(39/48)家长认为患儿目前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同龄儿在同一水平或稍落后;通过42月龄语言理解和表达评估项目的比例分别为79.2%(38/48)、81.3%(39/48)、77.1%(37/48)、25%(12/48);大部分(37/4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未进行特殊干预;仅接受电话随访的家长比来院随访的家长对患儿目前语言能力的认可度高(p=0.048),患儿通过42月龄评估项目的比例也高于来院随访组,但仅在对介词理解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1.到学龄前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DQ值较幼儿期提高,但语言能力仍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2.单纯语言问题者预后比合并其他问题者预后好。3.家长对儿童语言水平的判断高于量表测评结果,不利于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 学龄前期 评估 预后 随访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94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3
- 1 对象和方法13-14
- 2 结果14-17
- 3 讨论17-22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22-23
- 全文总结23-24
- 参考文献24-27
- 附录: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期随访问卷27-28
- 文献综述28-36
- 参考文献32-36
- 致谢36-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发表的学位论文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冬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语言治疗[J];现代康复;2001年15期
2 陈蓁蓁;李桦;朱丽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34期
3 胡继红;张惠佳;王跑球;周平秋;刘丽君;;32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小组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01期
4 李婧;赵桂英;王晓仿;赵秀勉;;早期强化训练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疗效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01期
5 杨梅凤;江瑞芬;王小林;杨虹;;18~42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61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梁茂萍;陆琼超;陈玉翠;李美清;;儿童语言发育迟缓94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陶聪;麦坚凝;肖华;潘丽雯;杜志宏;杨思渊;;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7期
8 焦喜涛;宫宏宇;张东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10例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年05期
9 高德胜;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与处理[J];日本医学介绍;1985年03期
10 郗春艳,赵亚茹,昝书亮;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病因及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胜利;;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诊断[A];全国首届康复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2 黄敏辉;陈文娟;章依文;;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与发育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关晓阳;;弱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的个案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胡继红;张惠佳;王跑球;周平秋;刘丽君;;语言小组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葛海静;章依文;刘秀梅;徐晓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听力问题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6 章依文;金星明;马骏;吴虹;江帆;陆静尘;黄娟娟;;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葛素红;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应引起家长重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北京海淀 周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3 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于民;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N];台州日报;2006年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教授 陈干生;让宝宝“爬”出健康[N];保健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文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学龄前期的随访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孝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晓力;1-3岁小儿语言发育迟缓筛查表北京市常模制订[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88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8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