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食物过敏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6:22

  本文关键词:儿童食物过敏临床分析及随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食物过敏 临床分析 随访研究


【摘要】:背景: 食物过敏(FoodAllergy,FA)是指由免疫学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近年来,FA发病率逐渐升高。FA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涉及多个系统,,最常累及皮肤黏膜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根据发生机制不同,分为IgE介导的和非IgE介导的FA。临床上常通过SPT、血清特异性IgE等辅助检查帮助诊断FA,但确诊仍需依靠食物激发试验。FA作为儿童期常见疾病或作为过敏进程的首发症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一旦诊断需尽早干预。过敏原的规避是总原则。对于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母乳喂养者可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饮食规避。配方奶喂养者或过敏症状严重者,可换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Extensively Hypoallergenic Formula,eHF)或氨基酸配方奶粉(AminoAcid-based Formula,AAF)。对于AF患儿的长期随访资料还很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 本文通过对儿童食物过敏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儿童食物过敏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提高对儿童食物过敏的认识。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6月-2013年2月间于消化科、皮肤科就诊的部分怀疑食物过敏的患儿病例资料。参照《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w’s milk proteinallergy in infants》,结合患儿的病史及临床症状,考虑疑似食物过敏。再选取其中辅助检查阳性者,共涉及202人次,排除77例饮食规避或服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后症状无好转的儿童,共收集病例125例,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泻、便血、呕吐、呕血、夜间哭吵、湿疹等,部分患儿包含多种症状,甚至合并有呼吸道症状,例如气道高反应性或哮喘。 2.方法:对临床诊断FA的125例相关临床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身高、体重、血常规、SPT、血清特异性IgE、大便常规、腹部彩超、电子无痛胃肠镜检查,其中有11例入院行食物激发试验)和治疗情况通过电话、门诊随访等方式随访,并进行回顾分析。 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运算,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统计概论检验,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和具体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间的相关性用卡方检验,两均数间采用T检验。P0.05有显著相关。 结果: 1.本组FA儿童男:女=58:67,年龄小于4月的53例(42.4%),4月-1岁30例(24%),1-3岁22例(12.5%),大于3岁20例(16%)。 2.67/125例(53.6%)以单纯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33/125例(26.4%)以单纯皮肤黏膜表现,25/125例(20%)合并有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夜间哭吵、腹胀、便秘、纳差、呕吐,在存在消化道症状的92例中,有39/92例(42.39%)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皮肤黏膜症状中湿疹占50/58例(86.21%),特应性皮炎占8/58例(13.79%) 3.23/41例(27.2%)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 4.3/125例(2.4%)患儿有哮喘病史。31/125例(24.8%)一级亲属中有食物过敏史。 5.有73例行SPT,其中37/73例(50.7%)SPT试验阳性,其中15/37例(40.5%)为牛奶阳性,17/37例(46.0%)为鸡蛋黄阳性,10/37例(27.0%)为鸡蛋清阳性,11/37例(29.7%)为芒果阳性,9/37例(24.3%)为海鲜阳性。 6.有41例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其中29/41例(70.7%)血特异性IgE升高。 7.有79例行血常规检测,其中29/79例(37.6%)存在嗜酸性粒细胞(Eos)升高,范围为0.52-0.97×109/L 8.63例行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还原糖试验检查,其中15/63例(23.81%)隐血阳性,7/63例(11.11%)存在还原糖试验(+)--(++)。 9.37例SPT阳性患儿中有19例血清特异性IgE升高,两者一致性达51.4%,但未发现两者的升高程度存在统计学关联(P=0.622)。29例Eos升高患儿中有25例SPT阳性,两者一致性达86.2%,两者升高程度亦未发现统计学关联(P=0.651)。29例Eos升高患儿中有20例血清特异性IgE升高,但二者升高程度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724)。 10.26例行腹部彩超检查,8/26例(30.8%)存在肠道内容增多,4/26例(15.4%)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11.14例行胃镜检测,12/14例(85.7%)提示存在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球炎。7/12例(58.3%)病理活检示黏膜固有层Eos浸润。 12.20例母乳喂养患儿中15/20例(75%)选择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饮食规避;3/20例(15%)改食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2/20例(10%)换用氨基酸奶粉。63例配方奶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患儿其中有42/63例(66.7%)换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21/63例(33.3%)换用氨基酸奶粉。 13.26/29例获得治疗前后体重数据,通过Z=(测量值-参考值中位数)/参考值标准差,算得患儿前后体重/年龄的Z值,评估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统计表明,继续母乳喂养组,治疗前后体重/年龄无显著差异(P=0.699)。食用深度水解和氨基酸配方奶粉组,治疗前后体重/年龄有显著差异(P=0.017,0.022)。 结论: 儿童FA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通过Eos计数、SPT、血清特异性IgE等辅助检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FA。斑贴试验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非IgE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过敏原的唯一的方法。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DBPCFC)作为诊断FA的金标准,开展起来较为困难,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OpenFood Challenge)。饮食规避及替代疗法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儿童 食物过敏 临床分析 随访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9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11
  • 英文摘要11-16
  • 前言16
  • 对象与方法16-17
  • 1.对象16
  • 2.方法16-17
  • 结果17-26
  • 1.性别分布、年龄分布情况(见表 1、图 1)17
  • 2.临床表现17-19
  • 3.实验室检查19-22
  • 4.腹部 B 超检查22
  • 5.胃镜检查22-23
  • 6.治疗及随访结果23-26
  • 讨论26-30
  • 1.类型及临床表现26-27
  • 2.辅助检查27-29
  • 3.治疗及转归29-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3
  • 文献综述33-42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3-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晖;叶雪石;黄金文;;套细胞淋巴瘤伴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1例[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713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13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