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联合~1H-MRS与DTI技术对足月HIE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00:14

  本文关键词:联合~1H-MRS与DTI技术对足月HIE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磁共振波谱 扩散张量成像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扩散张量成像(DTI)的表现及其联合应用对足月HIE患儿早期诊断价值;分析右侧内囊后支、豆状核、背侧丘脑腹外侧核三组之间MRS代谢物比值和DTI(FA、ADC值)的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HIE患儿20例(HIE组)以及健康足月儿20例(正常对照组)为受检者。对两组受检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选取感兴趣区(ROI)为右侧内囊后支、豆状核、背侧丘脑腹外侧核,共3组;正常对照组的相应位置共3组。测量兴趣区的NAA/Cr值、Cho/Cr值、LAC/Cr值及GLx/Cr值,DTI数据测ADC值及FA值,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相关测量值的统计学分析,同时还研究1H-MRS各代谢物比值和DTI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观察两组受检者3组兴趣区的NAA峰、Cho峰、Cr峰、GLx峰及Lac峰的变化情况。 结果: 1)1H-MRS:在正常对照组的三个部位,,内囊后支、背侧丘脑、豆状核的NAA、Cho、GLx、Cr峰高度正常,未见明显的Lac倒置双峰;NAA/Cr值、Cho/Cr值、GLx/Cr值均正常,组内统计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HIE组的三个部位,内囊后支、背侧丘脑、豆状核的NAA峰、Cho峰稍降低,可观察到明显的Lac峰和GLx峰,NAA/Cr值和Cho/Cr值均有所下降,LAC/Cr值GLx/Cr值均明显升高;两组间NAA/Cr、Cho/Cr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较正常对照组LAC/Cr值GLx/Cr值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DTI数据结果显示:对照组的三个部位,内囊后支、背侧丘脑、豆状核的ADC值、FA值均正常,患儿HIE组感兴趣区ADC值、FA值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DTI参数(FA、ADC)及1H-MRS(比值)的相关性:HIE组感兴趣区FA、ADC值与LAC/Cr值、GLx/Cr值呈显著负相关性,与NAA/Cr、Cho/Cr比值呈正相关性;其中FA、ADC值与GLx/Cr比值相关性最强。 结论: 1)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相结合,从定量及脑代谢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性。2) HIE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研究部位的FA值显著降低,此项变化可提示患儿预后不良。3) HIE组感兴趣区FA、ADC值与LAC/Cr、GLx/Cr值呈显著负相关性,与NAA/Cr、Cho/Cr值呈正相关性。4) FA值在评估HIE患者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ADC值更强;Glx/Cr灵敏度高于Lac/Cr,而特异度低于Lac/Cr。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扩散张量成像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R44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缩略词表8-9
  • 第1章 引言9-10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0-13
  • 2.1 研究对象10
  • 2.2 检查方法10-11
  • 2.3 统计学分析11-13
  • 第3章 结果13-18
  • 3.1 对照组与 HIE 组的 DTI 图像及数值比较分析13-16
  • 3.1.1 DTI 图像质量评价13
  • 3.1.2 统计分析对照组及 HIE 组 FA 值及 ADC 值13
  • 3.1.3 统计分析对照组及 HIE 组 FA 值、ADC 值差异性13-15
  • 3.1.4 统计分析对照组及 HIE 组之间的 MRS 代谢物/Cr 比值之间差异性15-16
  • 3.2 HIE 组 DTI(FA、ADC 值)与 MRS 代谢物/ Cr 比值相关性分析16-17
  • 3.3 ROC 曲线分析17-18
  • 第4章 讨论18-25
  • 4.1 HIE 的病因及早期病理改变18
  • 4.2 DTI 及 MRS 成像及扫描参数的选择18-20
  • 4.3 对照组及 HIE 组 DTI(FA、ADC 值)参数值分析20-21
  • 4.4 对照组及 HIE 组 MRS 相关参数值分析21-22
  • 4.5 HIE 组 DTI(FA、ADC 值)与 MRS 比值相关性分析22-23
  • 4.6 HIE 组 DTI(FA、ADC 值)与 MRS 相关比值的 ROC 曲线分析23-25
  • 第5章 结论25-26
  • 第6章 展望与不足26-27
  • 致谢27-28
  • 参考文献28-31
  • 附图31-3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5-36
  • 综述36-47
  • 参考文献44-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艳华;刘洋;张青帝;周宏伟;兰文婧;王静;武薇;谷艳英;;磁共振H~1-MRS和DTI联合应用诊断胶质瘤的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2 尤嘉;刘俐;张明;范妤欣;宋彩虹;张洁;;T_1WI信号强度与~1H MR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2期

3 黄海清;杨永贵;郭岗;阮宗才;;弥散张量成像的双张量模型纤维跟踪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8期

4 李郁欣;汤伟军;耿道颖;李振新;吴平;;MRS联合DTI技术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9期

5 邝菲;王飞;;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年08期

6 王宏伟;王晓明;郭启勇;;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研究[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年04期

7 张晓岚;常立文;容志惠;李文斌;;磁共振成像及质子磁共振波谱评价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7期

8 曾洪武;王培军;;磁共振扩散加权与弥散张量成像原理分析及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12期

9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2期

10 彭洪娟,赵斌;~1HMRS基本原理及成像技术[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721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21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