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22:27

  本文关键词: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CPP女童 心理行为问题 Tanner分期 激素水平


【摘要】:目的:了解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探讨不同tanner分期ICPP女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变;研究ICPP女童心理行为问题与骨龄指数及相关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的治疗前的ICPP女童,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女童100例。在专人指导下由家长根据女童近半年来的行为表现填写艾氏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并计算相关行为因子得分。所有对象均测定其身高、体重,记录性发育tanner分期,计算骨龄指数(bone age index,BAI)。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的雌激素(estrogen,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结果:(1)ICPP女童100例,行为问题33例;正常健康女童(对照组)100例,行为问题3例。性早熟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X~2=19.478,P0.05)。(2)ICPP组女童总行为问题、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与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多动、违纪及攻击性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ICPP组tanner 2期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评分值高于tanner 3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P组tanner 3期女童违纪因子评分值高于tanner 2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4)ICPP组tanner~2期女童分裂样强迫因子评分值与BAI呈现正相关(r~2=0.340,P=0.037);ICPP组tanner 3期女童残忍因子评分值与BAI呈现正相关(r~2=0.277,P=0.025)。(5)ICPP组tanner 2期女童抑郁因子评分值与E_2水平呈现负相关(r~2=0.350,P=0.033);ICPP组tanner 3期女童抑郁因子评分值与E_2水平呈现正相关(r~2=0.264,P=0.029)。(6)ICPP组tanner 2期女童体诉因子评分值与LH水平呈现正相关(r~2=0.451,P=0.012);ICPP组tanner 3期女童社交退缩、性问题、违纪因子评分值与LH水平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1)ICPP女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表现形式多,表现在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多动、违纪及攻击性等方面。(2)ICPP tanner 2期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更严重;ICPP tanner 3期女童违纪问题更严重。(3)ICPP女童心理行为问题与BAI、LH和E_2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ICPP女童 心理行为问题 Tanner分期 激素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5.8
【目录】:
  •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4-5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15
  • 1.1 研究背景13
  • 1.2 研究目的13
  • 1.3 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15-21
  • 2.1 研究对象15-16
  • 2.1.1 研究对象来源15
  • 2.1.2 纳入标准15-16
  • 2.1.3 排除标准16
  • 2.1.4 入组配对条件16
  • 2.2 研究方法16-18
  • 2.2.1 研究工具16-17
  • 2.2.2 行为问题的判定17
  • 2.2.3 问卷调查17-18
  • 2.2.4 实验室检查18
  • 2.2.5 影像学检查18
  • 2.3 质量控制18-19
  • 2.4 统计学方法19-21
  • 第3章 结果21-29
  • 3.1 一般资料21
  • 3.2 女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21-23
  • 3.3 性早熟组与对照组女童行为问题评分比较23
  • 3.4 ICPP组不同tanner分期行为问题评分比较23-24
  • 3.5 ICPP组BAI与行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24-25
  • 3.6 ICPP组相关激素水平与行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25-29
  • 3.6.1 行为因子与E_2水平相关性分析25-26
  • 3.6.2 行为因子与FSH水平相关性分析26
  • 3.6.3 行为因子与LH水平相关性分析26-29
  • 第4章 讨论29-35
  • 4.1 ICPP女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及行为问题评分比较29-30
  • 4.2 各组行为问题评分比较30-31
  • 4.3 BAI与行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31
  • 4.4 相关激素水平与行为因子的相关性分析31-35
  • 4.4.1 E_2水平与行为因子相关性研究31-33
  • 4.4.2 行为因子与LH水平相关性研究33-35
  • 第5章 结论35-37
  • 参考文献37-41
  • 文献综述41-49
  • 参考文献46-49
  • 附件49-55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5-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杉;余艮珍;舒适;史文娟;胡婉梅;;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母亲照顾负荷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年34期

2 谢蓉蓉;陈临琪;吴海瑛;王凤云;陈秀丽;陈婷;;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的鉴别诊断[J];山东医药;2014年19期

3 张薇;杨t 琦;;性早熟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年04期

4 张利;;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3年08期

5 邓英华;冯承芸;牛丽;王瑛;;深圳市宝安区性早熟儿童行为的问题分析及综合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6期

6 ;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195)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4期

7 梁国新;周志红;卫巧贤;;性早熟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性行为的改变[J];广东医学;2008年06期

8 郑斐;朱红;蒋优君;梁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GnRHa治疗前后心理行为的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3期

9 乔晓红;俞建;谢晓恬;;性早熟女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因素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10 陈美英,陈玉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综合干预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6期



本文编号:755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55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