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例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率变异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841例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率变异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病毒性心肌炎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儿童
【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探讨心率变异性分析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价值。 方法VMC组: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并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ECG、DCG、Echo、X线、心肌酶等检查明确诊断为VMC的患儿841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999年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均为急性期患儿,按儿童年龄分期分组,婴儿期(0~1岁)48例(男28例,女20例),幼儿期(≥1~3岁)104例(男64例,女40例),学龄前期(≥3~6岁)219例(男115例,女104例),学龄期(≥6~13岁)332例(男181例,女151例),青春期(≥13~18岁)138例(男74例,女6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体检前未服用影响自主神经活动的药物并且无影响自主神经活动的病史,共509例,婴儿期31例(男17例,女14例),幼儿期61例(男37例,女24例),学龄前期129例(男67例,女62例),学龄期203例(男111例,女92例),青春期85例(男46例,女39例)。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无显着差异。选择指标如下:HRV时域指标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HRV频域指标包括TP、VLF、LF、HF、LF/HF。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各年龄期对照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与对照组比较,VMC组各年龄期24小时最慢心率增快(p0.01),最快心率减慢(p 0.01),平均心率婴儿期无统计学差异,幼儿期增快(p 0.05)、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增快(p 0.01),青春期减慢(p 0.05)。2. VMC组与对照组按年龄分期并按性别分层统计比较24hDCG时域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SDNN除青春期女性外,均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SDANN在婴儿期女性、幼儿期、学龄前期男性、学龄期女性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rMSSD在婴儿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女性、学龄期及青春期男性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NN50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男性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3. VMC组与对照组按年龄分期并按性别分层统计比较24hDCG频域指标值。与对照组相比,TP在婴儿期、幼儿期男性、学龄前期、学龄期女性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LF在婴儿期女性、幼儿期男性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LF在婴儿期、幼儿期男性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HF在婴儿期女性、学龄期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LF/HF在学龄前期男性及学龄期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本研究按小儿年龄分期并按性别分层进行VMC儿童HRV分析,在国内未见报道。2. HRV降低在婴幼儿期最明显,学龄前期及学龄期亦有降低,青春期改变不明显。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1章 绪论13-15
- 第2章 综述15-33
- 2.1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15-24
- 2.1.1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15-20
- 2.1.2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20-21
- 2.1.3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21-24
- 2.2 儿童心率变异性研究24-33
- 2.2.1 心率变异性的产生原因25
- 2.2.2 心率变异性常用分析方法及检测指标25-27
- 2.2.3 心率变异性分析在儿童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7-33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33-36
- 3.1 临床资料33-34
- 3.2 方法34-35
- 3.3 统计学处理35-36
- 第4章 结果36-44
- 4.1 心率36-38
- 4.2 HRV 时域指标38-40
- 4.3 HRV 频域指标40-44
- 第5章 讨论44-52
- 5.1 HRV 的临床意义44-45
- 5.2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HRV 改变45-50
- 5.2.1 各年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化46
- 5.2.2 各年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HRV 时域指标变化46-48
- 5.2.3 各年龄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HRV 频域指标变化48-50
- 5.3 HRV 临床应用的想法50-52
- 第6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63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辉;宋治远;庄国强;孙玉锦;史光鉴;;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率变异性的观察[J];重庆医学;2006年03期
2 王锐;师廷明;普平;曾雁云;李红玲;;儿童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年03期
3 杨希晨;王凤鸣;赵乃t$;秦玉明;;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8期
4 孙景辉,杨威,杨明,韩燕燕;彩色多普勒组织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11期
5 朱敏;周爱卿;李筠;杨健萍;张海燕;王红平;屈顺梅;;正常儿童动态心电图窦性心率及心率变异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10期
6 梁芳芳;孙景辉;韩燕燕;;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临床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10期
7 文川;王成;郑慧芬;曹闽京;薛小红;刘晓燕;丁异熠;;小儿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10期
8 孙景辉;翟淑波;刘慧强;;核因子κB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病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3期
9 邓丽萍;;心肌炎患儿与正常儿童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比较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年07期
10 王红平;李筠;;儿童扩张型心肌病心率变异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本文编号:760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6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