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1例就诊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本文关键词:36531例就诊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HBV HBV血清学标志物 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3年重庆市儿童HBV感染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评估大规模开展HepB接种工作后的效果,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检中心行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查的门诊体检及住院儿童(除外因乙肝就诊者及重复检查者)共36531例,乙肝五项采用CMIA检测,PreS1-Ag采用ELISA检测,并对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531例受检者中,男性占62.67%(22893/36531),女性占37.33%(13638/36531)。HBsAg阳性率为0.42%(155/6531);抗-HBs阳性率为64.50%(23926/36531);HBeAg阳性率为0.78%(286/36531);抗-HBe阳性率为9.03%(3298/36531);抗-HBc阳性率为16.81%(6140/36531);PreSl-Ag阳性率为0.35%(128/36531);HBVM全阴性率为31.70%(11582/6531)。除抗-HBc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外(χ2=5.325,P=0.021),余各项HBVM检出率男女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HBsAg阳性率自出生后随年龄增长缓慢升高(χ2=58.664,P=0.000)。抗-HBs阳性率最高为1-12月组(84.48%,5047/5974),最低为7-10岁组(48.37%,2210/4569),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HBVM全阴性率于1-12月组最低(12.4%,741/5974)、7-10岁组最高(50.56%,2310/4569),全阴性率与抗-HBs阳性率随年龄改变呈相互对应的变化趋势。各年龄组男女间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及全阴性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3.共检出19种HBV血清学模式,以“仅抗-HBs(+)”模式检出率最高(51.318%),其次为HBVM全阴性模式(31.705%)、“抗-HBs(+)抗-HBe(+)抗-HBc(+)”模式(7.765%)、“抗-HBs(+)抗-HBc(+)”模式(5.995%)、“抗-HBc(+)”模式(1.118%)以及“抗-HBe(+)抗-HBc(+)”模式(1.096%);余13种模式检出率波动于0.003%-0.339%之间。各血清学模式中,仅“抗-HBs(+)抗-HBc(+)”模式检出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χ=7.329,P=0.007)。4.PreSl-Ag在‘'HBsAg(+)HBeAg(+)"模式、"HBsAg(+)HBeAg(+)抗-HBc(+)”模式、"HBsAg(+)抗-HBs(+)HBBeAg(+)抗-HBc(+)”模式、‘'HBsAg(+)抗-HBe(+)抗-HBc(+)”模式和‘'HBsAg(+)”模式中阳性率分别为100.00%(5/5)、87.90%(109/124)、75.00%(3/4)、62.50%(10/16)、33-33%(1/3)。PreS1-Ag在HBeAg阳性组中的检出率为87.97%(117/133),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50.00%,11/22),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920,P=0.000)。结论:1.2013年我院就诊儿童的HBsAg携带率低,抗-HBs阳性率较高,说明重庆市HepB接种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儿童HBsAg阳性率,HepB的广泛应用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措施。2.本地区儿童HBV血清学模式以“仅抗-HBs(+)”模式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BVM全阴性模式,各血清学模式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6月龄内儿童血清HBeAg(+)应考虑母体传递可能,需密切随访。3. PreS1-Ag与HBeAg具有相关性,是对乙肝五项尤其是对HBeAg不足的重要补充,可作为监测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HBV HBV血清学标志物 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1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4
- 1 对象和方法14-15
- 2 结果15-24
- 3 讨论24-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2
- 文献综述32-43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情况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君;固相放免法测定血清学标志物HBcAg的临床价值[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02期
2 李英娥;刘慧;隋桂英;;济宁市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分析[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3 郑宝琳;侯传燕;余武萍;李志红;;鲁西南煤矿职工4249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11期
4 张瑞青;尹艳霞;杨聪慧;;常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及临床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22期
5 唐永煌,肖锡昌,谢兴镛,童福易,朱师晦;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其血清学标志物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年10期
6 肖富浩;金芳;;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08年16期
7 崔富强;毕胜利;张勇;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徽;贾志远;胡苑笙;吴振华;缪宁;李黎;梁晓峰;;中国人群大样本调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年04期
8 张瑞青;杨聪慧;刘海滨;;两种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方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5期
9 施保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6期
10 谢建红;肖奇志;田芬;周玉球;张永良;贾淑萍;李科成;胡利清;;HBV血清学标志物结合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广礼;;锡林浩特地区蒙古族无偿献血者4项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潘继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周郁;何雁;伏建峰;刘正祥;冉继华;焦敏;陈萍;康新;鲁友芳;;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病毒载量结果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赵冰红;叶彬;王菲菲;黄前川;;155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谢德武;韩显林;;HBV感染者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与HBVDNA定量关系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于慧;周芸;李智;楮庆华;朱敏;;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病毒载量及前S1抗原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7 马春宇;张蕴莉;;两种常用乙肝病毒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黄泽伟;;“时间分辨”定量检测乙肝“二对半”的临床应用——附8000例检测结果分析[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邹菊贤;冯志华;窦彤;姜永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ELISA与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分析研究[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付东红;肝癌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有新发现[N];健康报;2007年
2 付东红;中比专家发现新的肝癌血清学标志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通讯员盛世乐 记者胡德荣;一肺癌血清学标志物被发现[N];健康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洁;重庆地区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程京;36531例就诊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2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77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