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运脾生血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23 16:34

  本文关键词:运脾生血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运脾生血散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脾胃虚弱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运脾生血散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观察运脾和胃、益气生血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为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和药物。 方法:将66例贫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予运脾生血散联合小剂量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对照组予小剂量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2疗程共计8周。治疗结束后,依据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形态、铁代谢指标值的变化,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①总疗效评定:治愈率比较,治疗组97.0%,对照组75.8%,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铁蛋白(SF)指标升高方面,P值均<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红细胞形态的改善、血红蛋白及铁代谢指标的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②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治愈率93.9%,对照组72.7%,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面色口唇、纳食、神疲易倦、汗出、烦躁、便溏方面,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改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③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治疗组0%,,对照组18.2%,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运脾生血散联合小剂量铁剂是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型的有效、安全方药,能显著改善红细胞形态、提升血红蛋白含量及铁代谢指标,明显改善贫血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患儿面唇色淡、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多汗、烦躁不安、大便不调等方面的作用,优于单纯铁剂治疗,且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证实了运脾和胃、益气生血法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和优势,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运脾生血散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脾胃虚弱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72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临床研究10-16
  • 一、 一般资料10
  • 二、 诊断标准10-13
  • (一)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0-11
  • (二)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1
  • (三)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11-12
  • (四) 病例纳入标准12-13
  • (五) 病例排除标准13
  • (六) 病例脱落标准13
  • 三、 治疗方法13-14
  • (一) 分组方法13
  • (二) 试验药物13
  • (三) 用药方法13-14
  • 四、 观察内容14-15
  • (一) 观察方法14
  • (二) 观察指标14-15
  • 五、 资料整理及统计15-16
  • 研究结果16-23
  • 一、 一般资料比较16-18
  • (一)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16
  • (二) 两组患儿年龄分布16
  • (三) 两组患儿病程分布16
  • (四) 两组患儿病情分布16-17
  • (五) 两组患儿血常规指标水平分布17
  • (六) 两组患儿铁代谢指标水平分布17-18
  • (七)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分布18
  • 二、 治疗后结果比较18-23
  • (一)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比较19-20
  • (二)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频率比较20
  • (三)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改善比较20-21
  • (四) 两组患儿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21-22
  • (五)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2-23
  • 讨论23-37
  • 一、 现代医学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认识23-25
  • (一) 病因分析23-24
  • (二) 发病机理24
  • (三) 临床治疗进展24-25
  • 二、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认识与研究25-30
  • (一) 病名溯源及沿革25-26
  • (二) 病因病机探讨26-27
  • (三) 证型研究27-28
  • (四) 治疗研究28-30
  • 三、 治法依据30-32
  • 四、 中医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讨论32-34
  • (一) 方解32-33
  • (二) 单味药现代药理研究33-34
  • 五、 结果分析34-36
  • (一) 疗效比较34-35
  • (二) 疗效分析35-36
  • 六、 安全性分析36
  • 七、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36
  • 八、 展望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综述41-53
  • 参考文献49-53
  • 附录53-57
  • 致谢57-58
  • 发表论文58-62
  • 详细摘要62-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军;佘继林;钱进;彭云;孙艳平;田书瑞;;冯氏捏积手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2007年02期

2 刘荣柳 ,韦朔锋,李树群,李豫荣;柳州市444名婴幼儿铁缺乏调查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2年06期

3 刘笑良;999维血宁佐治小儿贫血50例[J];河北中医;2001年02期

4 林源,向跃前,陈国林;84例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李秀琼;;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125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年27期

6 陈茵;;健脾补血法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9期

7 冯晶;肖咏;;补肾生血汤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11期

8 郑金福,郑靖铁;缺铁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与食疗[J];中国全科医学;1999年04期

9 张樟进,周慧琳;推拿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年04期

10 王福权;皂矾补血散治疗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60例[J];陕西中医;1996年08期



本文编号:906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06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