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儿童少年体成分与骨龄及身体素质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5 22:25

  本文关键词:儿童少年体成分与骨龄及身体素质特点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超重肥胖 体成分 体脂肪率 身体素质指数 骨龄


【摘要】:目的 对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少年各体成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离差法探索适合本研究数据的超重肥胖体脂肪率筛查标准,分别利用BMI和体脂肪率两种标准得到超重肥胖检出率,并对得到的检出率比较;探索超重肥胖儿童少年身体成分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体成分、发育年龄、身体素质)探讨肥胖者的特点,分析超重肥胖儿童少年发育年龄特点,以及超重肥胖对身体素质、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找降低超重肥胖检出率的科学依据。 方法 抽取代表城市的郑州市区和代表农村的荥阳市,其中4所郑州市区学校(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和5所荥阳乡村学校(2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各学校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的测量;身体素质测量:50m跑、立定跳远、肌肉力量、耐力跑、坐位体前屈;体成分测量:体脂肪率、体水分率、骨骼肌率、骨矿含量、基础代谢、脂肪体重等;骨龄测量。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体脂肪率均值分别为男生8.4%、女生19.9%,且为男生低于女生(P<0.001),随年龄增加,男、女生体脂肪率均呈上升趋势,且各年龄组女生体脂肪率均高于男生(P<0.001);BMI均值分别为男生19.6、女生19.3,比较两组均值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体水分率男57.7%、女53.0%;骨骼肌率男42.6%、女40.1%;去脂体重男42.0kg、女35.4kg;去脂指数男17.6kg/m2、女15.3kg/m2;骨矿含量男2.3kg、女1.9kg,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P<0.001); 2.应用体脂肪率筛查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为:男(12.8%和4.0%),,女(13.5%和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BMI所得检出率为:男(17.4%和12.1%),女(11.6%和4.9%),男生大于女生(P<0.001);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表现为BMI标准高于体脂肪率标准,而女生超重检出率和15-18岁肥胖检出率表现为BMI标准低于体脂肪率标准;BMI与体脂肪率两种方法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0.494,P<0.001。 3.体脂肪率、骨矿含量和去脂体重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身体素质指数、骨龄差值(时间年龄减去骨龄)、体水分率和骨骼肌率表现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身体素质指数(±s)正常组为0.2±3.2、超重组为-1.5±3.2、肥胖组为-2.7±4.0,男生PFI≤0的检出率为超重肥胖组(73.3%)大于正常组(47.9%),女生也为超重肥胖组(65.5%)大于正常组(47.1%)(P<0.001);男生骨龄差值≤0检出率为超重肥胖组(67.5%)大于正常组(51.7%),女生检出率也为超重肥胖组(60.7%)大于正常组(43.1%)(P<0.001); 4.男生身高超重肥胖组(155.7±12.3)大于正常组(151.5±14.4)(P=0.003);女生身高超重肥胖组(151.5±10.4)与正常组(149.2±12.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64);男生骨龄差值超重肥胖组(-0.4±0.8)、正常组(0.0±1.1),女生骨龄差值超重肥胖组(-0.2±0.8)、正常组(0.2±1.0),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重肥胖是身体素质降低的危险因素(OR值男2.990、女2.135、合计2.509)、超重肥胖是增加骨龄发育提前的危险因素(OR值男1.938、女2.038、合计1.996)(P<0.001); 5. BMI与体脂肪率总体相关系数为男0.904、女0.883;基础代谢与体脂肪率总体相关系数为男0.651、女0.716;骨龄与体脂肪率总相关系数为男0.434、女0.627;身体素质与体脂肪率总相关系数为男-0.255、女-0.200; 结论 1.体脂肪率总体以及各年龄组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BMI、体水分率、骨骼肌率、骨矿含量、去脂体重、去脂指数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 2.应用BMI筛查标准显示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应用体脂肪率筛查标准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BMI存在高估男生和低估女生检出率的问题。 3.体脂肪率、骨矿含量和去脂体重均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身体素质、体水分率和骨骼肌率则表现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 4.超重肥胖学生发生身体素质下降和骨龄发育提前的概率比正常学生发生的概率分别高2.509和1.996倍; 5.体脂肪率越高,身体素质越差,体脂肪率越高,BMI、基础代谢和骨龄越大;
【关键词】:超重肥胖 体成分 体脂肪率 身体素质指数 骨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8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图表目录12-14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14-15
  • 1 引言15-17
  • 2 对象与方法17-22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17-19
  • 2.2.1 体格检查17-18
  • 2.2.2 体成分测量18
  • 2.2.3 骨龄测量18-19
  • 2.3 质量控制及伦理学19
  • 2.4 标准及指标意义19-20
  • 2.4.1 年龄计算19
  • 2.4.2 体表面积计算19
  • 2.4.3 超重肥胖判断标准19-20
  • 2.4.4 身体素质指数20
  • 2.4.5 体成分各指标计算公式20
  • 2.5 统计分析方法20-22
  • 3 结果22-46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2
  • 3.2 体成分各指标男女比较22-26
  • 3.3 利用 BMI 和 TBF 筛查超重肥胖检出率26-30
  • 3.3.1 利用离差法制定超重肥胖体脂肪率筛查标准暂定界值26-27
  • 3.3.2 根据体脂肪率标准和 BMI 标准筛查所得超重肥胖检出率27-29
  • 3.3.3 两种标准筛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结果比较29-30
  • 3.4 儿童少年体成分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0-34
  • 3.4.1 体脂肪率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0-31
  • 3.4.2 体水分率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1-32
  • 3.4.3 骨骼肌率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2
  • 3.4.4 骨矿含量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2-33
  • 3.4.5 去脂体重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3-34
  • 3.5 身体素质、骨龄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4-38
  • 3.5.1 身体素质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4-35
  • 3.5.2 骨龄与体脂肪率筛查所得超重、肥胖关系35-37
  • 3.5.3 超重、肥胖与 PFI、骨龄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37-38
  • 3.6 BMI、骨龄、体成分各指标相关性38-43
  • 3.6.1 各指标相关性38-39
  • 3.6.2 BMI 与体脂肪率相关性39-40
  • 3.6.3 基础代谢与体脂肪率相关性40-41
  • 3.6.4 骨龄与体脂肪率相关性41-42
  • 3.6.5 身体素质与体脂肪率相关性42-43
  • 3.7 基础代谢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43-45
  • 3.8 骨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45-46
  • 4 讨论46-52
  • 4.1 体成分各指标分析46-47
  • 4.2 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及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47-48
  • 4.3 体成分与超重肥胖关系分析48
  • 4.4 超重肥胖与身体素质关系分析48-49
  • 4.5 超重肥胖与骨龄关系分析49-50
  • 4.6 超重肥胖对身体素质、骨龄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50
  • 4.7 BMI、骨龄、体成分各指标相关性分析50-52
  • 5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综述57-68
  • 参考文献64-68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平;王玉秀;;4种体重评价法的体重评价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4期

2 吴新宇;付晓春;;大学生体重指数与体质健康指标关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3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4 熊丰;曾燕;龙春丽;王栋钢;朱岷;罗雁红;罗顺清;雷培芸;邓蕾丽;蒋运春;罗小琪;张豪;何大山;;重庆市城区3~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重庆医学;2005年12期

5 朱琳;;骨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朱小烽;庄洁;蔡锦军;;骨龄测定与青少年体质健康[J];健康研究;2010年01期

7 王凤,宁华秀;百斯人体成分分析仪临床应用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4年01期

8 王逦丽;张华;;2000—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2012年49期

9 曹峰锐;;肥胖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年03期

10 吴田英;毛红芳;;儿童单纯性肥胖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919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19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c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