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后路半椎体全切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发布时间:2017-09-26 00:33

  本文关键词:后路半椎体全切术治疗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


  更多相关文章: 半椎体 脊柱侧凸 先天性 青少年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对于青少年因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通过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院自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2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患者,均由先天性完全分节型单个半椎体所导致,其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10岁~18岁。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对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观察分析,同时通过影像学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侧后凸的矫形率。 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失血量400~1400ml,平均650ml。术后随访时间1年~2年6个月,平均19个月。冠状面主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40.96°,术后平均为15.21°,末次随访平均为16.4°,,矫正率为62.86%;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27.04°,术后平均为11.67°,末次随访平均为12.7°,矫正率为56.84%;局部侧凸cobb角术前平均为36.3°,术后平均为14.4°,末次随访平均为15.3°,矫正率为60.33%。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并无发现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断裂,只有1例短节段固定患者出现椎弓根螺钉切割,其余患者术后矫形丢失率低。 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可去除病因,同时矫正冠状位和矢状位畸形,是治疗青少年半椎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半椎体 脊柱侧凸 先天性 青少年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87.3
【目录】:
  • 目录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9
  • 材料与方法9-12
  • 结果12-16
  • 讨论16-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4
  • 个人简介24-25
  • 致谢25-26
  • 综述26-31
  • 参考文献29-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仉建国,张文智,吕多赛,陆瓞骥,梁智仁,邱贵兴;应用凸侧融合凹侧撑开方法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2期

2 仉建国,邱贵兴,刘勇,王以朋,徐宏光,杨新宇,任玉珠;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5期

3 仉建国;邱贵兴;于斌;王以朋;丁立祥;任玉珠;;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初步结果[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03期

4 李明,倪春鸿,朱晓东,赵新刚,刘洋,杨洪平,白玉树,王善松,侯铁胜;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固定矫正侧后凸畸形疗效初步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5 王岩;张永刚;张雪松;毛克亚;;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03期

6 马兆龙;邱勇;王斌;朱泽章;王守丰;;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的脊髓畸形和脊椎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年08期

7 张宏其;刘少华;郭超峰;陈凌强;付美奇;陈小明;王永福;陈静;;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脊柱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7期

8 李超;付青松;周宇;于海洋;赵刚;;一期胸腰椎两处截骨治疗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并脊髓拴系综合征[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年12期

9 李海江;李超;付青松;周宇;赵刚;于海洋;;后路松解楔形截骨矫治先天性胸腰段半椎体并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920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20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