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30 00:05

  本文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的临床特点,影响BPD发病及病变程度的因素,以期为早产儿BPD的预防、诊治及预后评估等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胎龄(GA)37周且存活28d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后28天是否用氧(21%)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持续用氧28天为BPD组,在生后28天不需氧的早产儿中随机选取15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早产儿BPD发生及临床进展的高危因素。同时根据出生时胎龄在生后不同时期进行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如胎龄32周.在校正胎龄36周或出院时进行评估;如胎龄32周,在生后56天或出院时评估:①轻度:未用氧;②中度:Fi0230%;③重度:吸氧浓度(Fi02):30%或需机械通气。根据病情分度,将其分为轻度BPD和中重度BPD两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 结果:山东省立医院NICU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早产儿1453例,其中BPD59例,BPD发生率4.06%。因资料不完整,3例BPD病例被剔除。BPD组(56例)与非BPD组(150例)两组在性别、胎龄、体重、1分钟Apgar评分8、5分钟Apgar评分8、肺表面活性物质、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儿贫血、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用氧时间、输注浓缩红细胞血量、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共14个因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500g、机械通气及输注浓缩红细胞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根据BPD分度标准,56例BPD病例轻度18例,中重度38例。对影响BPD严重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机械通气≥7天、母亲怀孕次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间、住院期间用氧时间、输浓缩红细胞量及次数共6个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例BPD病例中,男45例(80.4%),女11例(19.6%)。平均胎龄29.68±1.473周,平均体重1245.18±280.914g。胎龄28、28~、30~、32~37周分别有6例(10.7%)、24例(42.9%)、22例(39.3%)、4例(7.0%)。出生体重1000g、1000g~、1500g~2000g~分别有8例(14.3%)、42例(71.4%)、7例(12.5%)、1(1.8%)。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80天,平均气道正压通气应用时间4.21天。平均吸氧时间为43.03±15.505天;平均输浓缩红细胞3.43±2.319次,平均输浓缩红细胞量为92.30+65.303ml;平均住院47.34±15.767天;出院时平均日奶量260.07±154.079ml,平均体重2035.13±439.221g。 结论:本研究对象中,在BPD与非BPD组两组之间的单因素分析示在28个因素中,其中有11个因素对BPD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因素包括男性、胎龄、出生体重、1minApgar评分8、5minApgar评分8、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用氧时间、机械通气、输注浓缩红细胞血量。在以上多种危险因素中,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机械通气及输注浓缩红细胞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在BPD组,轻度与中重度组单因素分析中,机械通气≥7天、母亲怀孕次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间、用氧时间、输注浓缩红细胞量及次数这6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均为影响BPD严重程度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组6种因素均未显示任一因素为BPD病情程度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高危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2
  • 资料与方法12-13
  • 结果13-21
  • 讨论21-24
  •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8
  • 综述28-40
  • 参考文献36-40
  • 致谢40-4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鸿瑁;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J];新生儿科杂志;2005年03期

2 Engstr銉m E.;Niklasson A.;Wikland K.A.;王经纬;;母体因素、生后营养、体重增加和性别在调节早产儿血清IGF-I中的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8期

3 舒敏;范娟;谢晓平;万朝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治疗研究的循证医学证据[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11期

4 王吉;石计朋;王凯;毛崇溶;邱翎;徐建国;钱燕;;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调查[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9期

5 柯晓云,封志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J];广东医学;2003年01期

6 崔玉涛;;早产婴儿出院以后……[J];父母必读;2004年17期

7 杨勇,赵刚;早产儿视网膜病及其与早产低体重和吸氧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年12期

8 杨勇,赵刚,陈宝芳;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早产低体重和吸氧的关系[J];新生儿科杂志;2000年01期

9 叶惠琴;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03期

10 叶鸿瑁;;积极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戈;章国忠;金国信;涂芳芳;周小坚;林振浪;;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分析[A];创新创业与科学发展——瑞安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C];2011年

2 周向明;何缦;丁武君;肖佳荔;尤伶俐;王虹;濮清岚;;2007-2010年嘉兴市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率调查[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郑穗联;苏卫东;谢微微;胡晓洁;;眼底检查对极低体重早产儿系统反应影响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孙伟;袁天明;施丽萍;俞惠民;;出生体重1501~2000g早产儿视网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黄学林;杨杰;张永;罗先琼;;广东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点调查的初步分析[A];第十二届广东省视光学学术会议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9年

6 江帆;陈文娟;李生慧;李锋;颜崇淮;金星明;沈晓明;;睡眠不足——儿童肥胖的又一高危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张子波;杨康鹃;金雄吉;金元哲;;延边地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学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金章安;张立平;白瑜生;郑慧;;中风病高危因素及相关症状学研究——中风病与高血压因机证治的关系[A];全国急症学术大会论文专辑[C];1996年

9 郭红苗;吕勤;;新生儿肺出血高危因素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浩;陆敏华;肖翠兰;周祥福;邱剑光;温星桥;司徒杰;高新;;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可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高危因素[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知多少[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妊娠糖尿病的高危因素[N];保健时报;2004年

3 吕萍;诱发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4 娟娟;体力活动减少是高危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5年

5 彭延平;宫颈癌的高危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特约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建辉;青年人脑卒中四大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孟怀东;认识高危因素 预防肛肠疾病[N];民族医药报;2007年

8 衣晓峰 靳万庆 本报记者  李建辉 通讯员;青年人脑卒中高危因素须引起重视[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李颖;睡眠呼吸暂停可引发多种疾病[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沈郁;哪些妇女属于乳癌高危人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道满;早产儿视网膜病图文诊断及与血管新生细胞因子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新玲;氧诱导小鼠视网膜病变定量蛋白质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冯菁菁;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传忠;脐血IL1β、IL6、IL8、IL10、TNF-α与母体、胎儿炎症反应及早产预后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5 赵海滨;中风病先兆证高危因素调查及清热解毒法防治先兆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6 戴仪;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一飞;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何益群;儿童孤独症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特征、血浆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浓度、Reelin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王书杰;FVII基因多态性和凝血活性在动脉血栓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10 杨海澜;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风勇;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2 安宁;早产儿视网膜病高危因素及生后体重变化对其预测作用的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3 李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解脲支原体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谢钰雁;早产儿氧治疗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蕊;早产儿视网膜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6 许芳;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7 洪滨;仿早产儿母乳配方奶粉的研究及其消化率的评价[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林霞;住院早产儿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秀云;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呼吸管理临床实践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高利伟;早产儿视网膜病的近期随访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44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44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