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与白芥子量效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9:03
本文关键词: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与白芥子量效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咳喘贴 儿童哮喘 临床疗效 白芥子 量效关系
【摘要】:目的: 1.观察儿童咳喘贴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2.探讨白芥子不同剂量组方的量效关系,进行儿童咳喘贴最佳组方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其稳定性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观察儿童咳喘贴的不良反应。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将所有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同时兼顾均衡,分为三组,分别予含大、中、小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依据辨证的不同分别选取定喘、肺俞、膻中、天突;定喘、肺俞、脾俞;定喘、肺俞、肾俞,于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3次,每次留敷1至2小时,半年后观察疗效。 结果: 1.经儿童咳喘贴敷贴治疗夏三伏一个疗程,随访6个月期间内,白芥子大、中、小剂量组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时咳嗽及喘息的程度以及发作时咯痰、胸憋的程度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小于0.01)。 2.白芥子大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白芥子中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均明显优于白芥子小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4%(P值均小于0.05)。 3.白芥子大、中剂量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白芥子小剂量组(P值均小于0.05)。 4.白芥子大剂量组与白芥子中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5.白芥子大剂量组与白芥子中剂量组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 6.150例入组患儿,无不良反应。仅有18例患儿的贴敷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红痒症状(其中白芥子大剂量组13例,白芥子中剂量组5例,白芥子小剂量组0例),患儿局部轻微的红痒症状未经任何处理可以很快的自行消失,未见皮肤破损的情况。 结论: 含大、中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防治儿童哮喘疗效明显,且优于含小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三组穴位贴的白芥子剂量都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均无不良反应;由于含大、中剂量白芥子的儿童咳喘贴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且这两组虽均无不良反应,但是白芥子大剂量组贴敷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红痒症状的例数比白芥子中剂量组多。故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综合角度考虑,临床建议儿童咳喘贴中白芥子的剂量选取中间剂量。
【关键词】:儿童咳喘贴 儿童哮喘 临床疗效 白芥子 量效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272
【目录】:
- 目录3-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英文缩略语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23
- 综述一 中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及研究概况9-13
- 1. 历史沿革9
- 2. 病因病机9
- 3. 辨证分期9-10
- 4. 辨证论治10-13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儿童哮喘的认识及研究概况13-19
- 1. 定义13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13-15
- 3. 诊断15-16
- 4. 治疗16-18
- 5. 小结18-19
- 综述三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防治儿童哮喘的研究概况19-23
- 1. 冬病夏治的理论19
- 2. 穴位敷贴的理论19
- 3.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与儿童哮喘治疗之间的联系19-20
- 4. 动物实验研究20-21
- 5. 临床研究21-22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22-23
- 前言23-24
- 临床研究与分析24-30
- 1. 临床资料24-27
- 2. 研究方法27-30
- 研究结果30-35
- 1. 三组治疗前后疾病临床疗效比较30
- 2.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主症比较30-32
- 3. 三组治疗前后中医次症比较32-34
- 4. 不良反应的观察34-35
- 讨论35-37
- 1. 儿童哮喘的中医机理35
- 2.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理论依据35
- 3. 贴敷药物的选择35-36
- 4. 贴敷穴位的选择36
- 5. 本课邂的选tf依据36-37
- 参考文献37-40
- 附表40-43
- 致谢43-44
- 个人简历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宝民,余正江,李帆,杨爱岗,刘菁琰,牟红梅,华会明,王永奇;白芥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陈虹,刘英华,李艳红,姜U,
本文编号:947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9472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