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超声联合磁共振评价Budd-Chiari综合征血管病变与引流方式以及超声定量分析肝静脉引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13:41

  本文关键词:超声联合磁共振评价Budd-Chiari综合征血管病变与引流方式以及超声定量分析肝静脉引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加综合征(肝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磁共振检查 血流量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和磁共振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肝静脉病变、下腔静脉病变、梗阻肝静脉的引流血管(主要是副肝静脉,包括肝尾状叶静脉和肝右后下静脉;通畅的肝静脉)及其病变术前做出准确诊断,并通过超声对引流血管血流量的测定初步建立梗阻肝静脉有效引流的指标。材料和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BCS患者共52例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资料,其中男24例,年龄29-61岁,平均(52.00±9.66)岁;女28例,年龄29-63岁,平均(47.56±10.13)岁。BCS的诊断是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中发现存在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梗阻,且所有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证实。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的时间为2周至14年。主要临床症状为右上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等。继发于肿瘤侵犯或压迫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导致的继发性BCS未纳入本研究。超声检查使用Logiq E 9 (GE Healthcare, Waukesha, WI)超声诊断仪,应用腹部探头,频率2.0~6.0 MHz。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于清晨平卧、左侧卧位检查。肠气干扰明显者于检查前一天晚上应用缓泻剂清洁肠道气体后第二天检查。磁共振检查采用西门子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Magnetom Verio, SIEMENS, Germany),腹部相控阵线圈。先行腹部常规序列轴位平扫、横轴位T1WI预扫描,所用序列为3D小角度容积内插体部检查(3D-volume-interpolated body examination,3D-VIBE)序列,冠状位静脉血管蒙片扫描;注射对比剂后20s,行上腹部对比增强轴位3D-VIBE TIWI动脉晚期扫描,接着行冠状位大范围静脉血管三维对比增强扫描。静脉血管扫描范围为上至肺门下至髂嵴水平,前至腹壁、后达椎体后缘水平。扫描条件与之前蒙片扫描相同,静脉血管图像扫描分别为注射造影剂后55 s、90 s、120 s,共扫描三次,每次扫描开始前均嘱患者屏气配合。静脉血管三维对比增强扫描所用的序列为三维快速高分辨梯度回波动态扫描序列(FL 3D:TR 2.95 ms, TE 1.07m s/Fr,翻转角15°, FOV 450× 450mm,矩阵256×128,NEX=3)。所用造影剂为钆贝葡胺注射液或钆塞酸二钠注射液,高压注射器(XD 2000 CT/MR)经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约为3.0mL/s。注射剂量成人0.1 mL/kg,最大剂量不超过20 g。通过磁共振减影软件(Syngo Multimodality workplace, Siemens, Germany)从三维对比增强图像各静脉时相的原始数据中减去增强前影像,以减少背景信号,使小血管显示更好。对经过减影的各静脉影像分别进行最大强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从各个角度观察静脉系统及其侧支循环显示、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且可根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1)反复小范围重建,去除部分重叠血管影像,以重点提高某段血管如门脉主干及侧支循环血管的显示。磁共振图像由2名放射科高级职称医师在事先不知晓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共同阅读并达成一致诊断意见;超声由具有20年腹部超声工作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完成。观察内容包括:肝静脉、下腔静脉有无病变并将病变血管进行分型;观察有无肝、内外侧枝形成并明确其类型;观察并记录引流血管的数量、开口位置以及与肝内交通支连接状况;在超声检查时测量引流血管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引流血管内径取吸气末屏气状态下测量3次管腔最宽处内径取平均值;引流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通过将声束-血流夹角调整到小于60°后多普勒频谱显示清晰、完整时,取3次平均速度的平均值获得。手术前后管腔内径和血流速度测值选点尽量保持一致。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病变分为隔膜性病变、节段性病变、血栓以及肝静脉完全闭塞。依据超声和磁共振图像,肝静脉病变又可分为管腔节段性狭窄、节段性闭塞、隔膜性狭窄、隔膜性闭塞、条索状闭塞(管腔完全闭塞呈条索状)以及管腔未显示;而下腔静脉病变则可分为管腔节段性狭窄、节段性闭塞、隔膜性狭窄、隔膜性闭塞。每一例患者均详细记录每支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在超声及磁共振的具体分型及表现,具体诊断方法如下描述。隔膜性病变是指肝静脉内病变厚度≤1.0 cm或下腔静脉内病变厚度≤1.5 cm。隔膜性病变时超声检查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管腔内呈横行或斜行的条带状强回声,而磁共振则显示为各序列条带状低信号带。隔膜闭塞时超声和磁共振显示隔膜无血流通过,超声可显示隔膜远侧端管腔内为反向血流;隔膜狭窄时可见隔膜不完整,超声和磁共振图像均可见通过隔膜的血流束或对比剂影。由于狭窄导致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彩色多普勒超声呈花色紊乱血流,磁共振可显示呈喷射状的对比剂影。节段性病变是指肝静脉内病变长度1.0 cm或下腔静脉内病变长度1.5cm。节段性狭窄时超声和磁共振显示病变处管腔局限性狭窄,超声显示病变区管腔内血流加速;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不包括由于肝脏尾状叶增大压迫所致的管腔狭窄。节段性闭塞时超声和磁共振均显示病变区管腔消失,无血流通过。血栓时超声显示肝静脉、副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管腔内实性低回声,伴或不伴钙化强回声,局部无血流或血流充盈缺损;磁共振显示病变区管腔内对比剂充盈缺损,常规序列因血栓的成分不同而显示不同的信号。肝静脉条索状闭塞指肝静脉管腔完全闭塞消失,仅残存增厚管壁。超声显示呈条索状强回声,磁共振显示为条带状各序列低信号。正常解剖位置上不能分辨出肝静脉痕迹时视为肝静脉未显示。所有患者均在超声、磁共振检查后1~2周内经DSA检查证实。所有患者的临床处理方法如下:以DSA为诊断标准,本组52例患者中2例下腔静脉通畅患者只处理病变肝血管;7例因增大肝脏压迫而致下腔静脉管腔狭窄者同样只处理病变肝血管,下腔静脉未做处理。15例下腔静脉狭窄患者(包括节段狭窄5例,隔膜狭窄10例)中14例经股静脉穿刺行球囊扩张狭窄段治疗,另1例行支架置入治疗;23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患者中2例行下腔静脉造影后显示合并广泛血栓而无法开通,其余21例经股静脉造影证实后再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正侧位对吻造影确认闭塞段长度,其中18例穿刺闭塞段再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另3例因闭塞节段长且侧枝循环丰富未行治疗。5例隔膜闭塞患者同样经股静脉造影证实后再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正侧位对吻造影确认隔膜厚度后经股静脉行隔膜穿刺后再行球囊扩张治疗。术中观察下腔静脉原病变处通畅,周围侧枝消失即完成治疗。对下腔静脉治疗的同时对有充分肝静脉或副肝静脉引流(仅单支时管腔内径0.8 cm或多支且与病变肝静脉间侧枝较丰富)的患者不再处理其余病变肝静脉;对2例肝静脉狭窄、2例副肝静脉狭窄和1例副肝静脉闭塞患者除行下腔静脉治疗外,经肝静脉穿刺后行病变血管支架置入术,同样梗阻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支架通畅、周围侧枝内径减小时结束治疗。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2周、3个月、半年行超声复查。将临床症状消失、开通后的下腔静脉不再狭窄且引流血管(副肝静脉、肝静脉)通畅的患者认为有效引流。根据超声检查结果,选取肝脏具有有效引流血管的患者,根据公式[11]Q=(D/2)2×π×V(Q:血流量;D:引流血管内径;V:平均血流速度,由仪器自动测量得到)计算引流血流量;有多支引流血管时分别计算不同引流血管的引流血流量后相加得到总引流血流量。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引流血管的内径及引流血流量。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为慢性BCS,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病变(52/52.100%),没有单纯下腔静脉病变患者;其中43例(43/52,83%)合并肝段下腔静脉病变。52例患者共156支肝静脉中,超声检出通畅肝静脉11支,磁共振检出12支,仅分别占肝静脉总数的7.1%和7.7%。超声检出病变肝静脉145支,磁共振检出144支,分别占肝静脉总数的92.9%和92.3%,平均每例患者检出的病变肝静脉均约2.8支。超声和磁共振对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的病变分型的显示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对部分病变的显示各具优势。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显示三支肝静脉病变均以管腔闭塞性病变为主,包括管腔节段性闭塞、条索状闭塞和管腔未能显示。对肝静脉条索状闭塞、节段闭塞和隔膜性狭窄的显示超声优于磁共振检查(P0.05)。52例患者中,超声和磁共振均能较好地显示副肝静脉。超声检出引流肝尾状叶静脉和右后下静脉分别为47支(47/52,90.4%)和34支(34/52,65.4%),磁共振检出50支(50/52,96.2%)和37支(37/52,71.2%)。超声和磁共振均表现为绝大多数副肝静脉扩张,梗阻肝静脉远侧端由数量不等的交通支连通于上述副肝静脉,然后经第三肝门汇入下腔静脉。副肝静脉病变主要为隔膜狭窄和血栓。肝被膜下静脉超声诊断2例(2/52,3.8%),磁共振显示5例(5/52,9.6%)。对于下腔静脉病变的显示,超声检查对隔膜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磁共振检查;其余各型病变的检出率两种检查方法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下腔静脉侧枝中超声除对部分腰静脉和表浅的胸、腹壁静脉显示较好外,其余侧枝显示均较磁共振检查显示差甚至无法显示。本研究有效引流的确定是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过超声复查后显示开通后的下腔静脉不再狭窄且引流血管(副肝静脉、肝静脉)通畅。将符合条件的30例患者分为单支引流组及多支引流组。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有效引流患者引流血管的内径及有效引流的血流量发现,单支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前的引流血管的内径大于手术后的引流血管内径;单支引流组及多支引流组患者的手术前的有效引流量小于手术后的有效引流量。对梗阻肝静脉引流血管引流量的测定,初步认为在下腔静脉通畅的情况下,术前单支静脉引流量达到(8.46±1.62)ml/s,多支静脉引流量达到在(8.60±2.47)ml/s即可认为术后有效引流的可能性较大。结论: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结果的相互补充能够更准确显示肝静脉、梗阻肝静脉的引流血管及下腔静脉病变并对病变分型。术前肝脏有效血液引流量以及单支引流患者术前血管内径的测定,可以作为预测手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依据,能够更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对有效引流的病例无需再行其他病变肝静脉复杂的开通术。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磁共振检查 血流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R575
【目录】:
  • 中文摘要6-11
  • 英文摘要11-17
  • 符号说明17-18
  • 引言18-19
  • 材料和方法19-23
  • 结果23-25
  • 讨论25-30
  • 附图 (表)30-40
  • 参考文献40-42
  • 综述42-52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54
  • 外文论文54-8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顺德,聂生东,陈瑛,章鲁;基于K-最近邻规则的磁共振颅脑图像分割算法的应用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徐志荣,朱弋,张卫东;磁共振实用图像参数实验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0年03期

3 刘德光,孙毅平;磁共振介导微创外科的展望[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4 吴前芝,张太生,毛存南,陈马昊;磁共振窗口技术应用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12期

5 陈迎良;苗重昌;张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24期

6 Von D.Uhlenbrock;张本固;;磁共振体层照像诊断炎性肾脏病的可能性[J];放射学实践;1988年04期

7 杨扬;西班牙空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颈椎磁共振图像[J];航空军医;1997年01期

8 ;眼科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1期

9 王其玲;磁共振介绍[J];今日科技;1999年10期

10 倪萍;陈自谦;;磁共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徐进;;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系统及其临床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2010年

2 徐志荣;朱戈;张卫东;;磁共振实用图像参数实验分析[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翁得河;王慧贤;宋涛;;基于小波和模糊集的磁共振图像增强[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英豪;于源;;ASM-016P磁共振装置脊椎扫描技术分析及临床应用评价[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江宝钏;张森;胡兰清;;无指导的模糊聚类的多回波脑部磁共振图像分割[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6 宁本德;屈小波;郭迪;陈忠;;基于小波变域内局部方向性的磁共振图像稀疏重建[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赵磊;;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技术及其在经皮冷冻治疗中的应用[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陈晓荣;任宇婧;胡红杰;尹学青;钱玉娥;刘华锋;;磁共振评价左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初步研究[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相艳;李江涛;杨嘉林;;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脑部磁共振图像分割[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10 胡昌伟;屈小波;郭迪;陈忠;;基于小波变换的迭代阈值磁共振图像稀疏重构新算法[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皮泽红;国产磁共振的痛苦只是暂时的[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记者 孙占稳;新奥博为勇破世界性难题[N];河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刘正午;磁共振竞技场的新较量[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福;磁共振结构像分析及其在音乐家大脑研究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罗敏敏;胎儿磁共振安全问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相教;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无参考MRI测温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侯漠;磁性微泡对比剂介导超声与磁共振图像的配准与融合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盖永浩;超声联合磁共振评价Budd-Chiari综合征血管病变与引流方式以及超声定量分析肝静脉引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丽嘉;磁共振图像全自动分割量化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宁;心脏磁共振图像左心室分割算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元凯;四肢肿瘤的微结构与生物学行为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黄世亮;磁共振图像处理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10 吕玉波;磁共振联合光学示踪技术在头颈纵隔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磁共振图像降噪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厉元杰;四维心脏辅助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庄亚运;利用高介电材料提高胎儿磁共振射频安全性理论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翔亚;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FA值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商立清;基于磁共振数据的脑结构网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葛岭岭;稀疏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延明;基于PRONY模型的磁共振测温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周维林;心脏磁共振实时电影成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李婷婷;超声与磁共振图像三维配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杜磊;核磁共振图像中的3D胰腺分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9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019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5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