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7 19:29

  本文关键词: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冠状血管 狭窄


【摘要】:目的评价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或心肌病的患者行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CMRA,其中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评价CMRA图像质量,并与CAG相对照,评价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结果 1例CMRA图像质量较差,为1级;余49例CMR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为2~4级。33例经CAG证实的患者共286段血管中,CRMA可显示238段(238/286,83.22%),未显示48段(48/286,16.78%)。以患者数、血管支和血管段为单位,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17/21)、79.31%(23/29)、84.62%(33/39),特异度分别为75.00%(9/12)、91.09%(92/101)、75.00%(33/44),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5.00%(17/20)、71.88%(23/32)、75.00%(33/4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9.23%(9/13)、93.88%(92/98)、96.91%(188/194),准确率分别为78.79%(26/33)、88.46%(115/130)、92.86%(221/238)。结论 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CMRA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美国洛杉矶雪松西奈山医院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冠状血管 狭窄
【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15JL58)
【分类号】:R445.2;R54
【正文快照】: 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17/21)、79.31%(23/29)、84.62%(33/39),特异度分别为75.00%(9/12)、91.09%(92/101)、75.00%(33/44),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5.00%(17/20)、71.88%(23/32)、75.00%(33/4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9.23%(9/13)、93.88%(92/98)、96.91%(1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钜;陈培友;许健;;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浙江实用医学;2009年04期

2 徐田勇;石凤祥;尹茵;;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年04期

3 王武,张雪哲;磁共振血管成像[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6年04期

4 苏晋生,牛汝朴,王向东,杜崇禧;腹部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杂志;1997年02期

5 黄敏华,林伟,胡向红;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技术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1999年01期

6 李波;袁玉新;王可;;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06期

7 戴敏红,丘清亮;磁共振血管成像后处理新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年05期

8 毕永民,陶慕圣,丛培新,孟祥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王晖;姜飚;杨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医疗装备;2006年06期

10 冯祥太;赵强;王成伟;孙磊;宋发亮;梁东群;高永昌;;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欣;陈伟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脑血管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米玉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崔凤;袁杭;乐先杰;邓国辉;瞿华;姜远才;郝亮;雷伟;;颅外颈部动脉狭窄发生率的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任宏;苗英;沈国惠;林伟;;腹腔动脉螺旋CT与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对照研究[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玉忠;张雪林;昌仁民;;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作用[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黄清玲;蒋惟伟;李宗鸿;胡君;杨庭才;张乾;刘文;;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朱勇猛;唐一帆;阮新忠;周杰;郭俊宇;朱雪君;楼敏娜;黄求理;;3D CE-MRA扫描延迟时间的计算[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斌;李晋波;;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9 崔凤;袁杭;乐先杰;郝亮;余美娟;万紫红;;颅外颈部动脉狭窄发生率的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蒋飚;何伟良;许晓英;李森华;;下肢静脉系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一福;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快速准确[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玉忠;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脑动脉测量、变异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汤浩;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评估移植肾血管解剖和并发症方面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琳;多时相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颈部的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2 程凯亮;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周围动脉狭窄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阚兴亮;增强扫描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在周围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延边大学;2007年

4 齐石;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评估盆和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远端血管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吟晨;门静脉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徐亮;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7 Jagadeeswar Reddy.L;无对比剂的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与多排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8 孙勤学;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诊断胡桃夹综合症的价值探讨[D];浙江大学;2007年

9 邬晴媛;3.0T时间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下肢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郭建锋;呼吸导航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0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050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