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间质纤维化背景下肺癌的CT征象及动态演变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24 03:04

  本文选题:肺肿瘤 切入点:肺纤维化 出处:《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生在蜂窝肺背景下的一组肺癌病例的CT表现,期望提高对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重视,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6年7月5年内蜂窝肺合并肺癌的病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和西门子128层CT(Somatom Definition AS)进行扫描,仰卧位,扫描层厚5 mm,重建图像层厚1 mm(高分辨算法重建)。采用统一图像观察窗位,测量记录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学征象及CT复查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共收集间质纤维化背景下发生肺癌的病例3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癌,其中腺癌11例(30.6%),鳞癌25例(69.4%)。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2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8例,干燥综合征3例,皮肌炎3例,成人Still病2例。根据CT表现将本组肺癌分为4种类型:(1)结节型,26例(72.20%);(2)不规则实变型,4例(11.1%);(3)不规则索条型,2例(5.6%);(4)三角形或楔形实变型,4例(11.1%)。36例患者中20例初次CT检查时诊断为肺癌,诊断正确率55.56%。结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合并肺癌的CT表现多样,尤其是肺纤维化区内的结节及片状实变影应予以动态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T manifest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a group of honeycombing lung cancer, expected to improve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of lung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attention, improve the diagnosis ability.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1 to July 2016 5 years honeycombing combined with lung cancer patients, using the SIEMENS dual source CT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and 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128 CT AS) scan, supine, slice thickness 5 mm, reconstruction thickness of 1 mm (high resolution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Using a unified image observation window, measure and record the lesion size, locati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CT were. Lung cancer: interstitial fibrosis were collec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36 cases, all cases were confirm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or biopsy for lung cancer, including 11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30.6%), 25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69.4%).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2 cases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12 cases, 6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8 case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jogren syndrome 3 cases, 3 cases of dermatomyositis, 2 cases of adult Still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CT findings of the group of lung cancer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 (1) nodules type, 26 cases (72.20%); (2) irregular consolidation, 4 cases (11.1%); (3) irregular bands, 2 cases (5.6%); (4) a triangular or wedge-shaped consolidation, 4 cases (11.1%) of.36 patients in 20 cases of primary CT diagnosis for lung cancer the correct diagnosis rate of 55.56%.. Conclusion: CT findings of interstitial fibrosis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c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ty, especially nodules and patchy pulmonary fibrosis within the area of consolidation should be observed.

【作者单位】: 山西大医院CT室;
【分类号】:R730.44;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好群,金远林,王兰娣,牟玉兰;胸片、CT对恶性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S1期

2 高相伟,张育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的出血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J];洛阳医专学报;2000年03期

3 孙西河,王滨,周茂义,常光辉,李丽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吕庆才,段成州,袁永方,蒋明;巨大腔外型胃平滑肌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1期

6 曹相华,王会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征象[J];山东医药;2001年07期

7 王进铨,陈启展;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2期

8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张流忠,杜涛,余可恩;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J];贵州医药;2001年04期

10 刘红,杨德琪;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葛培林;刘仁忠;易伟;杨振兴;连海伟;邵灵敏;;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首次CT的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惠章;潘纪戍;方芳;李威;李伟;姜蕾;陈启航;周诚;;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灿辉;李子平;孟悛非;范淼;冯仕庭;彭振鹏;;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和超声双期增强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关建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6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海生;许崇永;郑汉朋;邱乾德;;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肺内浸润CT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姚志文;唐立勇;滕红;贾天舒;张帆;;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及治疗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张琳;汤光宇;陈云燕;刘勇;姚建华;;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竹;欧洲CT市场逆流而动[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敢言;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通讯员 贾洪涛;市区出租车牌照全部使用吉CT专用号段[N];四平日报;2009年

4 中国医保商会 蔡天智;今年1~4月CT出口反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本版编辑邋韩其成 游敏常 闫铮;水泥行业“CT”报告:美好与现实的反差[N];证券日报;2008年

6 祁鸣邋曾强 周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给人体基因组做“CT”[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张小磊 陈辉 廖怀凌;医院滥用CT病人可能致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8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刘文祥;地震CT技术洞悉岩溶变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记者 胡其峰;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中青年女性过度做CT是花钱买风险[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旭;医院滥用CT风当刹[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斯琴;高频超声及三维CT、MRI在不同月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陈月芹;双源CT前门控大螺距扫描在小儿法洛四联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易见兵;基于点集匹配的4D CT肺运动估计算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7 尤小芳;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断及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8 左一智;肺段间平面的解剖学实质与CT表现[D];山东大学;2013年

9 蔡肯;基于双源CT的全心脏图像配准与自动分割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俊;多功能CT/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制备以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娟;超声、CT对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5 宋娟;双低扫描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高继平;腰椎行双源CT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不同曲度对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万正国;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10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6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56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