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本文选题:宫颈管 切入点:恶性黑色素瘤 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正患者女,53岁,因"大便后阴道少量出血1周"就诊。妇科检查:阴道可见血性分泌物,宫颈无糜烂,内口处突出1.0 cm×0.5 cm赘生物。MRI表现:平扫可见黏膜增厚,信号不均,宫颈管内可见不规则团块状等T_1、稍长T_2信号(图1、2),DWI上不均匀扩散受限(图3),局部宫颈间质部短T_2信号显示不清。静脉注射Gd-DTPA后增强扫描,见宫颈管内病变早期即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小约
[Abstract]:The female, 53 years old, was treated for "a little bleeding after defecation for 1 week". Gynec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vaginal bleeding secretion, no cervical erosion, and 1.0 cm 脳 0.5 cm neoplasm at the internal mouth. MRI findings showed that mucosal thickening and uneven signal intensity were observed on plain scan. Irregular lumps such as T _ 1 were seen in the cervical canal, and a little longer T _ 2 signal (fig. 1) with limited uneven diffusion on DWI (Fig. 3, short T _ 2 signal in the local interstitial part of the cervix showed unclear.) enhanced scanning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Gd-DTPA, In the early stage of cervical canal lesions, the enhancement was obviously uneven, and the size was about the sam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分类号】:R737.33;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振辉;张治平;王关顺;李潂;丁莹莹;;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J];放射学实践;2014年08期
2 杨莉;吴小华;张志毅;李子庭;王华英;臧荣余;程玺;;原发性宫颈及阴道恶性黑色素瘤51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07期
3 张青;王振常;鲜军舫;刘中林;杨本涛;燕飞;;鼻道、鼻咽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年10期
4 李洪君,吴令英,张蓉,王桂香,李晓光,石素胜,刘丽影;原发性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3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亚飞;程敬亮;张勇;张春艳;汪卫建;;宫颈恶性黑色素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3期
2 陈子敏;李振辉;董兴祥;高德培;张大福;;结直肠黏液腺癌的CT表现[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年10期
3 张大福;陈晓爱;谢燃;高德培;李振辉;;原发结肠印戒细胞癌的增强CT和PET/CT2例[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年09期
4 李洋;郝大鹏;石祥龙;刘吉华;徐文坚;;鼻眶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年05期
5 林圣美;张玮;翟红伟;;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CT诊断[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04期
6 赵亮;梁广路;邢亮;;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年10期
7 赵恩慧;宋磊;李立安;付晓宇;叶明侠;游艳琴;孟元光;;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年02期
8 李燕;徐青;余静;宋佳成;刘俊;;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诊断: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01期
9 安彦平;刘秀红;;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年02期
10 徐海东;张玉琴;董海波;;MRI对盆底康复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肛门提肌的形态学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1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02期
2 鲜军舫;何立岩;李彬;燕飞;刘中林;杨本涛;史季桐;安裕志;王振常;;眼眶血管内皮瘤的影像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年06期
3 安菊生;吴令英;李宁;李斌;俞高志;刘丽影;;生殖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年05期
4 饶圣祥;王冬青;李韧晨;陈财忠;曾蒙苏;;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诊断(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4期
5 彭瑞清;伍国号;陈文宽;丁娅;马锦;张念华;苏义顺;张晓实;;44例原发性鼻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癌症;2006年10期
6 陶晓峰;万卫平;肖湘生;施增儒;;动态增强MRI对眼眶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4期
7 杨本涛,王振常,刘莎,鲜军舫,张征宇,刘中林,兰宝森;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08期
8 王亚军,常文庆,卜大伟;原发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1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年04期
9 刘丽影,李晓光,洪婉君,姚志惠,于国瑞,吴爱如,林冬梅;原发阴道恶性黑色素瘤22例[J];中华肿瘤杂志;1996年05期
10 姚刚;;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诊断[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隆玉,李诚信;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年03期
2 吉双梅,宋涛,吴晋平;宫颈癌10例超声诊断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1996年01期
3 铁丽;;宫颈癌,,让我华丽地转身[J];新天地;2008年05期
4 丰有吉;宫颈癌合并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年04期
5 寇育红,苏雅娟,周会行;宫颈癌的超声声像图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6 王阳 ,赵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11期
7 柳华,张怡;陈旧性宫颈宫体横断分离成功吻合一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年07期
8 何洪敏,王鑫,赵宇;宫颈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J];河北医学;2002年03期
9 许岚;宫颈癌135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2年03期
10 许岚,高静,王平;35岁以下宫颈癌54例临床分析[J];农垦医学;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永良;;宫颈癌的手术与化疗[A];妇科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习班讲义[C];2009年
2 罗璇;;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刘焱;郭君;杨蓓;孟秋玲;朱秀峰;郭德颖;;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叶柏梅;;在职女职工宫颈疾病筛查776例的结果与分析[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肖青;;宫颈病变的防治[A];广东省药学会’08药学人员继续教育学习班讲义[C];2008年
6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边海英;;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优势浅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盛修贵;;宫颈癌的手术治疗[A];妇科肿瘤疑难病例讨论会暨妇科微创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12年
8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诊断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桂霞;张红秋;侯剑华;;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宫颈肿物的诊断意义[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平;;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进展[A];2013年浙江省妇科肿瘤学术年会暨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宫颈癌筛查及子宫颈疾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锋;年轻女性要防宫颈癌[N];健康报;2002年
2 李文瑶;年轻女性也应警惕宫颈癌[N];吉林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姚敏;专家带你重新认识宫颈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解析宫颈癌:呵护自己幸福一生[N];中国妇女报;2009年
5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李定国;宫颈癌:早防早治最重要[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宫颈癌 女性第二索命恶魔[N];保健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彭薇;定期妇检,排除宫颈癌隐患[N];解放日报;2013年
8 杨锋;年轻女性要防宫颈癌[N];保健时报;2003年
9 杨锋;洁身又自爱远离宫颈癌[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市第二医院海沧分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韩筱兰;保护好宫颈就是保护好生命[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洲力;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切缘阴性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2 路玲;新疆巴楚县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高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癌与行为因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关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3 马春华;高危型HPV基因型检测、分流及HPV16型变异体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丽华;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赵友云;宫颈癌相关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刘开江;新疆维、汉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靶向基因治疗[D];山东大学;2009年
9 帕提曼·米吉提;新疆和田墨玉县维吾尔族宫颈癌现况调查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10 刘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及整合状态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玉婵;新疆地区维、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p14ARF基因和Pokemon基因表达检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范维;超声弹性成像与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兰州大学;2015年
4 王巧丽;宫颈癌220例临床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5 方向东;HPV在宫颈癌首选筛查项目中的价值评估[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娟娟;FOXL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MMP14干扰载体对FOXL2的调控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玉梅;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其转录因子与宫颈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8 李冰;MRI在宫颈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4年
9 莫秀婷;我国宫颈癌预防策略的经济学评价[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朱书力;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评估[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5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5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