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VFM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室血流向量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03-31 13:15

  本文选题:血流向量成像 切入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出处:《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PCI)治疗前后左心室血流向量的变化评价左室功能。方法应用VFM技术测量30例健康志愿者及19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前、术后3d及1个月快速射血期左心室基底、中间、心尖3个水平的血流向量速度,比较最大向量速度(Vmax)的变化并将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各水平Vmax均表现为从心尖到基底逐渐增加,术前各水平Vmax均小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3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各水平Vmax增大(P0.05)。结论 VFM技术为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的疗效提供了新途径。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before and after PCI by using flow vector imaging (VFM). Methods VFM techniqu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30 healthy volunteers and 19 patients with acut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before PCI, Blood flow vector velocities of left ventricular basement, middle and apical at 3 days and 1 month after rapid ejection. The changes of maximum vector velocity (Vmax)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ere compared. Results Vmax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apical to basal in control group and 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 All levels of Vmax before operat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3 days after operation and that before operation. The level of Vmax increased at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VFM technique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No.2013Y0024)
【分类号】:R445.1;R5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童锴;张瑾;王晶;周肖;徐勇;智光;;早期心肌缺血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涡流特征[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郭薇;陈轶洁;卢荔红;陈斌;;应用VFM及STI对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晓旭;张玲;符颖;;应用血流向量成像评价AMI患者PCI术前术后左室涡流变化特点[J];放射学实践;2014年05期

2 陈清勇;肖丹;于佳雪;徐亚伟;李伟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顿抑发病机制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2期

3 杨天潇;缪绯;李志聪;刘映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热带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4 齐锦蔚;高林;王阳;于超;李剑白;;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房机械功能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04期

5 刘化进;马江伟;乔增勇;张立;;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年04期

6 于华贞;赵威;高炜;;丹参多酚酸盐的脏器保护作用[J];医学综述;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静;基于心肌保护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天潇;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陈轶洁;应用VFM及STI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王得水;人工心脏泵辅助水平对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谢明星;;超声VFM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12期

2 唐红;陈柳;韦馨;;心腔流场可视化的超声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2年06期

3 李玉宏;马春燕;吴凤霞;何秀丽;吴存刚;孙丽丽;;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检测犬顿抑心肌跨壁力学状态的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9期

4 马斌;张军;刘丽文;石晶;;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定量检测正常成人左室收缩早期涡流变化的特征[J];心脏杂志;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明星;;超声VFM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年1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蕾;田家玮;杜国庆;王影;王超;;应用VFM技术评价二尖瓣狭窄术后心腔内血流变化情况[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伟;VFM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室腔内血液流场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陈轶洁;应用VFM及STI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徐铭俊;VFM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局部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0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690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