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本文选题:二维超声心动描技术 + 斑点追踪显像 ; 参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心肌收缩功能,探讨左室整体收缩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n=51),造影结果阴性者为对照组(n=30),其中冠心病患者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5分)、中度病变组(25~49分)、重度病变组(≥50分),应用2DSTI技术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其诊断价值,并用各测量值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GLS、GCS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GLS、GCS进行性减小(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S、GC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94.1%、66.7%,特异性分别为66.7%、96.7%。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组GLS、GCS与Gensini积分之间呈负相关(r=-0.70,P0.01;r=-0.67,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加重,2DSTI可以定量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并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global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obal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and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firm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The patients with negative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lesion group (25 minutes), moderate lesion group (25 ~ 49 minutes) and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group (Gensini score). 2DSTI technique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of left ventricle and the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 of left ventricl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diagnostic value was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Gensini integral was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CS of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nsitivity of GCS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94.1 and 66.7,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66.7,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GCS and Gensini score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Conclusion the myocardial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impair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with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DSTI can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systolic function, which has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and can reflect the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2010402116)
【分类号】:R445.1;R5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房建海;刘和俊;汪太平;史学功;金朝龙;;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重构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2年04期
2 汪太平;王其海;;超声斑点追踪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汪彩英;林来红;张苗;金霞;张才智;;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年3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荔红;叶振盛;郭薇;陈斌;陈威;蒋辉;;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效果[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刘琳;张志凌;郭宏怡;;面积应变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16期
3 付秀秀;王志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左前降支病变心肌梗死病人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赵松青;蔡志强;朱雨良;胡佳林;杨俊华;;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年01期
5 张杰;姜志荣;王小凡;李倩倩;;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价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6 袁新春;周爱云;陈莉;李春;张丽丽;贺建新;袁文欣;;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运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7 韩立菊;常琳;周长钰;;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心肌节段参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J];临床荟萃;2014年12期
8 李淑玲;张小杉;张雷;王婧;付文艳;;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年11期
9 李莎;张立敏;马春燕;刘爽;张妍;杨军;;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室间隔缺损患儿左室整体收缩功能[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年11期
10 郭海健;成建萍;潘闽;;应变、应变率显像定量评价心肌功能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庆帅;腹主动脉瘤及腔内血栓生物力学特点的超声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翟虹;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过程心肌力学及MMP-9变化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3 兰亭玉;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张明敏;基于机器视觉的矿用输送带纵向撕裂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祁明;PCI对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影响的斑点追踪技术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1年
2 魏凤;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的斑点追踪显像技术的检测[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韩琼;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的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1年
4 褚静洁;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1年
5 李成;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D];蚌埠医学院;2012年
6 王冰;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周瑞娟;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心肌功能[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秦曼;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宋晓霞;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室性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3年
10 唐立丽;射血分数正常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右室功能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文利;郑嘉荣;高云华;谭开彬;钱频;;超声斑点跟踪成像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短轴二维应变的定量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2 钟永凤;李玉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室重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年06期
3 李胜;汪太平;徐岩;史学功;王其海;金朝龙;;实时三维超声及组织多普勒成像对心衰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评价[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张芸;邓又斌;张清阳;申屠伟惠;熊莉;余芬;黄润青;;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5 余芬;邓又斌;申屠伟慧;熊莉;张芸;杨好意;黄润青;;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扭转[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6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张洁;段炼;杨霞;邓又斌;;二维应变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期应变能力[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东,田立芝,孙根义;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J];河北医药;2002年08期
2 苏琳,苗懿德,周全,刘建,张万蕾;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02期
3 王忠,吴金家,马建新,罗丽萍,徐卫亭,周康,吴心灵,别桂琴,毕焕林,陈晓云;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腔内成形术(附90例临床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4 龚方戚,白石裕比湖,桃井真里子;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及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价值的研究(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5期
5 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冯存民,张杰,邓素,张瑞爽,李运田,刘文玲,赵明中,许玉韵;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2期
6 吴伟,刘义德,张锦;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关系的评价[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7 李蕙君,李占全,张明,袁龙,关汝明,金元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冠状动脉病变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3年04期
8 马晓静;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06期
9 马丽萍,秦永文,郑兴,吴弘,郭品娥,丁继军,赵仙先,陈少萍;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22期
10 刘进;接受血管成形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病患者的牙周评价[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小兰;丁承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陈韵岱;;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进展和选择[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3 张素荣;吕风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王红梅;;冠状动脉病变时尿微量蛋白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孙家安;汝磊生;彭育红;齐书英;丁超;赵玉英;张莉;;应用子母导管介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文菊;;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支架置入术的护理[A];山东省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夏勇;吴建东;钱文浩;王志荣;李东野;郝湛军;潘德峰;徐晤;张超群;杨煜;;老年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一次性置入三枚以上支架治疗36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8 张剑;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栾波;王耿;王斌;;多支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特点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韩雅玲;李成洋;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86例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10 彭育红;汝磊生;孙家安;齐书英;赵玉英;张莉;丁超;李俊峡;王冬梅;;经桡动脉入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微导管的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血管内超声助诊复杂冠状动脉病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应庆;高浓度FIB可导致冠脉病变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张梅珍;小症状隐藏大“心”病[N];健康时报;2005年
4 ;心脏病失去溶栓机会怎么办?[N];健康时报;2006年
5 咨询值班医师 李主任;什么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心慌是得了冠心病吗?[N];健康时报;2006年
7 高春东;老人贫血易引起心衰[N];保健时报;2004年
8 主任医师 刘钟毓;揪“心”的杀手——心绞痛[N];大众卫生报;2000年
9 副主任医师 许秀柏;健康公式防“冠心”[N];家庭医生报;2003年
10 ;应知应会慢性病知识部分(八)[N];南通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丽萍;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夏大胜;雄激素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郭军;冠状动脉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李佩玲;16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塞与再灌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明慧;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袁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血浆水平变化及奥扎格雷钠对其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7 李全;北京地区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关系的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东;青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2 赵s,
本文编号:1800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80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