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US定量分析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题:乳腺肿瘤 + 超声造影 ; 参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年10期
【摘要】:目的采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s)各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获得病理诊断的患者79例,其中良性病变56例,恶性病变23例。手术病理标本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VD。采用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各参数与MVD关系。结果乳腺病灶TICs的各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病灶的IMAX及QOF明显高于乳腺实质,而且RT、TTP、mTT均较乳腺实质短(P0.05)。恶性病灶MVD数目为(173.16±64.67)个/mm2,良性病灶MVD数目为(149.01±35.16)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TICs各参数只有IMAX与MVD相关(r=0.229,P=0.048)。结论乳腺病变CEUS定量参数的IMAX与MVD存在正相关,通过定量分析的峰值强度参数可以初步评估乳腺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value of CEUS time intensity curve (TICs) in differenti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Methods 79 case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included, including 56 cases of benign lesions and 23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used to detect MV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ameters and MVD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SonoLiver softwar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arameters of TIC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P 0.05), and the IMAX and QOF of breast le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reast parenchyma, and the IMAX and QOF of breast lesions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breast parenchyma (P 0.05). The number of MVD in malignant lesions was 173.16 卤64.67 / mm2, and the number of MVD in benign lesions was 149.01 卤35.16 / mm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Conclusion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MAX and MVD in the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CEUS in breast lesions, and the microvessel density in breast tumors can be preliminarily evaluated by the peak intensity parameter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波科超声诊断与介入超声研究所;
【分类号】:R737.9;R4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卫文俊;王玉蓉;陶霖玉;齐柯;陈天文;张好云;冯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2 沈嫱;宋光辉;张建兴;林勇;党欢;;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3 张渊;江泉;陈剑;顾晓鸣;;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8年01期
4 江泉;赵玉华;张渊;张婉莹;陈剑;何竹;;SonoLiver~R CAP造影新软件开拓乳腺肿块诊断的新视野[J];上海医学影像;2009年03期
5 赵红佳;董宝玮;许荣;刘琛;欧阳秋芳;;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年06期
6 沈嫱;宋光辉;沈建红;张建兴;谢颖嫦;;超声造影与乳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定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涛;宋世祥;张永波;董国强;董希忠;;普通钼靶乳腺摄影机数字化实现[J];放射学实践;2007年12期
2 文莉;甘子明;张晓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透析条件下尿毒症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7期
3 王凤云;闫国珍;;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研究现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黄培隽;;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进展[J];海南医学;2012年03期
5 钱晓芹,杨光;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超声影像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6 钱小霞;司芩;;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07期
7 陈兴美;李星云;马彩叶;;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8期
8 顾继英;张学梅;杜联芳;陈惠莉;胡宏慧;;肾细胞癌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9 柏刚;陈文卫;陈继;孙彬;;应用Sonoliver定量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超声造影对眼部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1期
10 王道元;刘柯柯;闫书贤;叶永利;杨兴强;陈永红;刘江海;;后肾腺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丽;周晓东;于铭;刘青;秦海英;王莉;;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升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综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燕;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诊断及血管生成活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3 李颖嘉;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对乳腺癌血管生成作用的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4 夏宇;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刘赫;乳腺病变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及与病理学对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贺礼;联合弹性特性的乳腺超声图像序列诊断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曲丹;冠心病易损患者早期预警及“瘀毒”临床表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张青;乳腺癌动物模型及其超声影像学和病理学发生演进特点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曹小丽;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王铭;小鼠Ca761/L乳腺癌模型的超声造影及病理学对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凌;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摄影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对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光美;焦虑障碍的人格特征与蛋白组学的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3 尤徐阳;~(18)F-FDG PET/CT显像中标准摄取值诊断胃癌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安绍宇;超声造影在乳腺局灶性病变上的应用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2年
5 钱晓芹;高频彩超结合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管特性[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6 王翔;声学造影评价兔VX_2肿瘤血管化特征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刘艳丽;能量多普勒超声与MVD、VEGF检测乳腺肿块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8 黄贵;CAD在乳腺肿块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9 周军华;原发性肝癌超声造影血供定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马麒;经直肠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翔;叶真;陈玲;刘新秀;曾锦树;陈树强;;乳腺病灶内钙化的超声诊断价值(附136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2 孙继泽,郭启勇,关美玉;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肝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5年03期
3 荆秀娟;周怀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对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学;2008年05期
4 陈卫中,倪宗瓒,潘晓平,刘元元,夏彦;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和可疑值范围[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7期
5 张蒂荣,鲁树坤,王双双,张三娥;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4年06期
6 胡崇珠;方志沂;;中国乳腺癌普查开展现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5期
7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D.M.Parkin;;中国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的估计与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06期
8 朱庆莉;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0期
9 姜玉新;超声造影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述评)[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3期
10 江虹虹;李安华;;肿瘤血管生成与超声造影成像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海云,张如山;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乳腺肿瘤1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2 于国放;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9期
3 王仁启,孔凡明,李强,丁红华;乳腺结核误诊为乳腺肿瘤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年05期
4 曹萍,刘海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肿瘤54例[J];黑龙江医学;2004年07期
5 李文英;陈亚青;;乳腺肿瘤血管影像评价方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8期
6 李发芳;吴昌明;陈正望;;大炎肽与乳腺肿瘤恶化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7年08期
7 袁志燕;杨佳丽;吴晓端;汪菊;郭书邑;;乳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8 钱晓莉;司芩;穆红艳;仝威;黄声稀;吕效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J];东南国防医药;2007年04期
9 郑笑娟;蒋勇;史晓龙;;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进展[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年11期
10 丁建辉;彭卫军;;X线位相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前景[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爱民;董蓓蓓;陈中全;;14例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罗晓燕;涂伟娴;吕小霞;;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云;;犬乳腺肿瘤与手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4 潘祺锋;姚萌;;提高乳腺肿瘤微波成像精度的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5 吴国昌;;1H-MRS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振贤;李平;;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宋晓芳;蒋旭东;李颖;;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蒋雪梅;胡静;王淑玲;刘鸿玉;;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A];2001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魏晓敏;阎素华;刘忠_g;葛少波;;彩超在诊断乳腺肿瘤方面应用体会(附12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王秋元;黄禾江;雷云霞;任蓉;;乳腺肿瘤的高频与彩色多谱勒超声的诊断与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运红邋赵迎;乳腺肿瘤患者不必再担忧[N];科技日报;2007年
2 舒惠娟;市一医院乳腺肿瘤诊治“二合一”[N];自贡日报;2010年
3 记者 熊燕;树,
本文编号:1913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91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