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采用流行病诊断学方法探讨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11 14:57
【摘要】:目的采用流行病诊断学方法探讨MRI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6例临床疑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并与关节镜所见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前交叉韧带损伤中,位于股骨髁附着点、韧带中部和胫骨附着点的损伤分别有8例、40例、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中,位于股骨髁附着点、韧带中部和胫骨附着点的损伤分别有3例、5例、4例。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比较,MR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6.42%,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MR诊断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88.89%。结论 MRI对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是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临床诊断的一种无创性首选影像学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knee ligament injury by epidemiological diagnosis. Methods MRI images of 5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of knee joint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arthroscopic findings was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Results there were 8 cases, 40 cases and 8 case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located at the attachment point of femoral condyle, middle ligament and tibial attachment, respectively. In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there were 3 cases, 5 cases and 4 cases at the attachment point of femoral condyle, middle ligament and tibia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arthroscopy, the sensitivity of MR in diagnos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was 96.42%. The specificity was 100.00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100.00%.MR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were 94.12 and 96.08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88.89. Conclusion MRI has high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t is a noninvasive imaging metho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of knee joint.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分类号】:R684;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傅强;杨柳;;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研究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2 潘熙春;牛广明;韩晓东;郝粉娥;;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诊断[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3 汪田福;郝智秀;高相飞;;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特性及其损伤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的MRI诊断价值[J];北京医学;2009年05期

2 钟永青;陈惠恩;;多层螺旋CT的MPR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附20例报告)[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年06期

3 刘金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年03期

4 郝智秀;冷慧杰;曲传咏;万超;;骨与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0年06期

5 蒋会东;李军;韦树华;孟庆涛;;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杨伟毅;曹学伟;薛文武;吕燃;李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rthrex线增强术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年13期

7 许定国;刘述芝;陈源吨;;有限元分析法在人体下肢关节损伤生物力学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年20期

8 肖新广;;西门子永磁0.2T核磁共振仪诊断急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2年12期

9 罗伍星;沈宏荣;侯庆荣;李平;李少波;罗小兰;;MR薄层斜冠状位对前交叉韧带全程显示的价值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李宏键;王革;;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软骨骨折[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文峰;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戴祝;半月板碎块法移植修复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陈凯宁;基于三维有限元方法探索ACL断裂后胫股关节轨迹异常对半月板和软骨应力分布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金英利;针刀对KOA兔韧带力学改变及韧带胶原相关因子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何川;前交叉韧带虚拟重建系统的应用及术后膝关节内结构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深冻肌腱单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孙松盛;手术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景天忠;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卫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仝路;股骨内髁虚拟软骨缺损对膝关节软骨、半月板应力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6 尤壮志;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年

7 康宁;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与延期手术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芙进,张f[,卢世璧,王岩,刘玉杰,王鑫,高昂;四肢关节专用低场MR在膝关节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年02期

2 陈德生,闫连元,闫明,马丽艳,孙文发;内侧副韧带股骨止点上移术治疗膝关节内侧松弛[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3期

3 刘育鹏;李康华;;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2期

4 李晋川,马强华,王云冰,王秀兰,李志国,周怀阳;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其损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8期

5 许建荣,邓霞,华佳,丁小龙;前交叉韧带不全撕裂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年06期

6 程克斌;膝交叉韧带损伤的MR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崧;胰腺神经内分泌瘤:MRI表现[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年04期

2 刘国瑞,方文辉,郑文斌,刘启则,萧叶玉,刘舒平,陈思红,李伟中,包满珍;MR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度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1年02期

3 白雪,陈健,赵修义,陈燕萍,张雪林;MRI对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1年04期

4 伊红丽,王福德,郑相林,齐中华,郭忠芹,王桂芬;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62例临床与MRI诊断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年03期

5 李钧,王松,邱晓明;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MRI表现三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01期

6 郑卓肇 ,范家栋 ,谢敬霞 ,孙忠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09期

7 周俊林,位春萍,刘建莉;颅内异位生殖细胞瘤的MRI与病理对照(附24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02期

8 孔西建 ,刘玉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J];中医正骨;2003年09期

9 王育合,王建珲;永磁开放型MRI落户中小医院的原因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S2期

10 韩新巍,马波,邢古生,吴刚;胸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肉瘤MRI诊断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卜文良;苏伟年;蓝威;;MRI对早期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51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波;魏光师;陈树良;吴姗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诊断[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李春高;张东友;;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MRI诊断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4 楼毅;王翔;周海春;赖灿;;MRI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的诊断价值(附15例)[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牛军;李欣;叶祖萍;王春祥;陈静;戴春娟;胡博;吴雪青;詹江华;;MRI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临床诊疗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玉琴;钱海馨;石慧敏;;MRI在鉭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效果评价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柯祺;许灼新;赵小梅;;腰椎滑脱症的MRI诊断价值[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8 顾晓丽;夏琼琳;;成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诊断[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章跃武;朱希松;余新春;吴渭贤;;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MRI诊断[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10 姚振威;王非;童彤;张放;孙华平;刘含秋;冯晓源;;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建立和MRI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腰椎间盘髓核退变的MRI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姜恒;我国医用永磁MRI磁体开发获重大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王迪;MRI“揪”出更多乳腺癌病例[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张忠霞;美癌症学会建议:乳腺癌高危女性每年做一次MRI[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马艳红;北京安贞医院建立国内最大冠心病MRI数据库[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衣晓峰 李华妍;步行负荷诊断腰椎狭窄与MRI相当[N];中国医药报;2013年

7 秦笃烈;MRI和起搏器可以兼得[N];健康报;2003年

8 记者 闫煈;卫生部加强PET—MRI配置管理[N];健康报;2011年

9 杨文利;千亿MRI市场能否重新洗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MRI高信号与颈脊髓慢性压迫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黄琴;MRI引导聚焦超声联合载基因微泡靶向开放血脑屏障促进外源基因体内转染[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3 沈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脑组织结构及代谢改变MRI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仁知;3.0T MRI评价与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熊斌;滑动多层MRI在直肠癌M分期中的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武海澄;MRI磁体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吴琼华;腰椎间盘突出的MRI和病理学评价及相关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冯霞;鼻咽癌放疗后常规MRI显示阴性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林炳权;抗MECA-79-PBCA-USPIO纳米微粒制备优化、表征及对良恶性淋巴结MRI诊断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王志红;短暂性局灶脑缺血和颈动脉系统血栓MRI实验和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MRI实验探讨和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程林;MRI在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治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3 朱希;拟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MRI和认知损害的随访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姚刘永;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解剖和MRI观察及临床应用[D];遵义医学院;2014年

5 郭虎城;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张卓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MRI的影像学研究与临床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尤壮志;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崧塬;膀胱癌MRI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的特征选择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孙春阳;MRI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杨梅;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2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372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