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DKI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9-04-12 19:47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脑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HGG及14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扫描及DKI扫描,定量测定两组肿瘤实质区及瘤周水肿区的平均峰度(MK)值、各向异性(FA)值及平均扩散(MD)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值有无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并评估其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HGG与脑转移瘤肿瘤实质区MK、FA及M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瘤周水肿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GG瘤周水肿区MK值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01,P0.05),而MD值明显低于脑转移瘤(P=0.011,P0.05)。ROC曲线分析,当瘤周水肿区MK值为0.488时,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5.7%,MK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当瘤周水肿区MD值为1.849时,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仅为58.3%,MD值的AUC为0.741。结论 HGG与单发脑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MD值及MK值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并且MK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DKI相比于扩散张量成像(DTI)可以为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iffusion kurtography (DKI)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igh grade glioma with (HGG) and single brain metastasis. Methods conventional MRI scan and DKI scan were performed in 24 patients with HGG and 14 patients with single brain metastasis before operation. The mean kurtosis (MK), anisotropic (FA) and average diffused (MD) were measured quantitatively in the parenchyma region and peritumor edema area of the two groups. Two-sample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each parameter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ptimal cut-off point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 and it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distinguishing the two diseas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K,FA and MD values between HGG and brain metastatic tumors (P0.05), while FA values in peritumor edema reg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m (P0.05). The MK value in peritumor edema area of HG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rain metastasis (P < 0. 001, P 0.05), while the MD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brain metastasis (P < 0. 011, P 0. 05).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when the MK value of peritumor edema area was 0. 488, the MK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brain metastasis tumor.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two diseases were 75% and 85.7% respectively. The area (AUC) under the MK curve was 0.869. When the M D value of peritumor edema region was 1.849, the sensitivity was 85.7%, the specificity was only 58.3%, and the AUC of MD value was 0.741 1.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85.7%, 58.3% and 0.74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 D value and M K value of HGG and single brain metastatic tumors are helpful to differentiate them, 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M K values are high. Compared with diffusion Zhang Liang imaging (DTI), DKI can provide more 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two diseases.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81471652)
【分类号】:R739.41;R4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曾丁巳;肖新兰;;扩散峰度成像(DKI)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9期

2 全冠民;高云云;袁涛;赵大伟;崔彩霞;高丽娟;;近瘤周区DTI对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鉴别诊断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3 丁庆国;胡春洪;;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初探[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晶;王龙胜;;病案点评[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2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in glioma:a bad seed[J];癌症;2011年09期

3 谢云鹏;田甜;申兴斌;王维兴;钱涛;;星形细胞瘤组织TGF-β1、Smad7与VEGF的表达及意义[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钱银锋;殷敏敏;余永强;;扩散加权成像在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0年01期

5 刘新新;韩晓雨;李智勇;苗延巍;;侧脑室内未成熟畸胎瘤1例MRI分析[J];磁共振成像;2010年06期

6 王斐斐;程敬亮;赵艺蕾;张勇;闫晨宇;白洁;张会霞;崔晓琳;;动态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对脑膜瘤分级的临床价值[J];磁共振成像;2011年01期

7 宋茜;齐悦彤;李莹;;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1例[J];磁共振成像;2011年02期

8 刘才保;康厚艺;周鹏程;肖华亮;张伟国;;椎管内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生症1例[J];磁共振成像;2011年06期

9 赵君;周俊林;张静;;不同分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MRI诊断[J];磁共振成像;2012年01期

10 ;Gliomatosis Cerebri[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姜新义;陈亮岑;王霄;沙先谊;方晓玲;;基于整合素受体介导的长循环碳酸酯纳米粒对恶性脑胶质瘤靶向递药研究[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2 Yuya Yoshida;Mitsutoshi Nakada;Naotoshi Sugimoto;Tomoya Harada;Yasuhiko Hayashi;Daisuke Kita;Naoyuki Uchiyama;Yutaka Hayashi;Akihiro Yachie;Yoh Takuwa;Jun-ichiro Hamada;;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 regulates glioma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orrelates with patient survival[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Histologic research of microcirculation patterns in human and xengraft model glioblastoma[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Yuya Yoshida;Mitsutoshi Nakada;Tomoya Harada;Shingo Tanaka;Takuya Furuta;Yasuhiko Hayashi;Daisuke Kita;Naoyuki Uchiyama;Yutaka Hayashi;Jun-ichiro Hamada;;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 is related to MIB-1 labeling index and predicts survival of glioblastoma patients[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后银;谢明祥;;弥散张量纤维成像在颅内肿瘤的应用及手术指导意义[A];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震;神经系统肿瘤及瘤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别黎;跨平台整合微阵列数据筛选与胶质瘤级别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春琳;MDM4在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4 陶帮宝;Stathmin在胶质细胞瘤表达及其化疗药物敏感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李维卿;Med19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其恶性生物学行为调控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赵世斗;OCT4假基因在胶质瘤和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彭雍;RIP3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死亡和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陈若琨;RAS超家族基因RRP22在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行为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9 沈明;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在A2B5阳性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负性调控作用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范薇薇;中国汉族人群脑胶质瘤遗传易感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伟;人胶质瘤中骨桥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丹;扩散张量成像对脑恶性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苏国军;人脑星形细胞瘤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4 陈玉升;胶质瘤患者血清OY-TES-1截短蛋白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陈有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Neuritin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1年

6 赵玮;CCNG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化疗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刘建莉;颅内不同分化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与P73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张小林;脑胶质瘤中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酶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级别相关性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佳宁;颅内肿瘤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书杰;EGF+61 G/A与脑胶质瘤易感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卫东,梁碧玲,黄穗乔,叶瑞心;脑星形细胞瘤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J];癌症;2004年03期

2 占传家;朱文珍;王承缘;Louis DN;;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J];放射学实践;2008年02期

3 李香营;战跃福;韩向君;;脑肿瘤瘤周水肿的功能成像新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4 丁庆国;胡春洪;;弥散张量成像(DTI)在颅脑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初探[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年04期

5 丁庆国;胡春洪;;弥散张量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初探[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秋楠,杨军,杜艳玲,张伟;脑转移瘤X刀治疗31例临床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年01期

2 蔡望青,陈由芝,钟志光,谭平国;脑转移瘤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3 王迎选,潘隆盛,王所亭;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24例报道[J];肿瘤;2000年01期

4 梁艺湖,麦洁文;不同方法治疗脑转移瘤51例疗效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郭岩,张雪辉,于同刚,赵峰;顺磁造影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0年01期

6 卢刚,厉民,郑新法,黄润生,王坚;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7 张工化,张宝红,李艳艳;脑转移瘤的误诊因素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年02期

8 彭丽芳;20例脑转移瘤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1年06期

9 潘力雄;脑转移瘤的临床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年04期

10 温尊北;脑转移瘤放疗现状[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文华;许培源;傅林;朱强;杜权;董晓巧;;脑转移瘤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秀军;肖建平;李祥攀;姜雪松;张烨;徐英杰;戴建荣;李晔雄;;脑转移瘤单纯立体定向放疗后颅内远处复发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3 李振业;张湘衡;赛克;杨群英;柯超;陈雨;陈忠平;牟永告;;72例脑转移瘤手术治疗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雷鹏;王钰;鲁春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郑伟明;苏志鹏;张宇;叶盛;涂明;;手术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地位和挑战[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国良;杨卫忠;石松生;倪天瑞;王春华;;骨桥蛋白在脑转移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毛伊斌;;伽玛刀治疗脑转移瘤268例临床疗效观察[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 医学、抗癌分卷)[C];2006年

8 范倩;刘巍;;脑转移瘤的诊治现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曹洪富;;脑转移瘤诊误分析34例[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力;;脑转移瘤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李运红邋赵迎;脑转移瘤并非不治之症[N];健康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运红 赵迎;脑转移瘤仍可手术[N];健康时报;2008年

3 ;长征医院定向控制脑转移瘤不伤“无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4 陈茂梁 余宁宁;浙医二院解决脑癌治疗难题[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鞠蓉晖;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疗效评价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雪松;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刘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张传桂;脑转移瘤的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4 赵志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房晓萌;脑转移瘤治疗的理想模式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吕叶;脑转移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7 贾亮;外科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中民;分次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王志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王传丽;1~3个脑转移瘤的调强放射治疗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7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457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