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仁慧;赵新湘;孙林;;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应用[J];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09期
2 陈萍;N.Zhang;G.Yang;Z.Gao;C.Xu;Y.Zhang;R.Shi;;对于慢性心肌梗死非增强心脏MRI诊断的深入学习[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年04期
3 柳志刚;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磁共振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3年06期
4 冯艳林;;磁共振电影对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10期
5 李开朗;蒋瑾;;心肌梗死的磁共振应用与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年01期
6 Mahnken AH;Günther RW;Krombach G;王娟;;对比增强MR及MSCT评估心肌梗死后心肌活力[J];放射学实践;2006年10期
7 何明菊;孙林;赵新湘;;延迟增强心脏核磁共振对未被认知的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年03期
8 V.Bodi;J.V.Monmeneu;J.T.Ortiz -Perez;M.P.Lopez-Lereu;C.Bonanad;O.Husser;韩佳悦;;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通过心脏MR预测逆向重塑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年02期
9 马巧荣;;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年30期
10 廖静娴;;对70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冬梅;;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护理措施[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黄涛;郭瑞强;陈金玲;;应变率成像定量分析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后左心室局部舒缩功能[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朱静静;郭瑞强;;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同步性的临床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4 柯小云;申艳林;余斐;黄丽珍;吴巧珍;官华芳;高丽;;细节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改善观察[A];2019年全国护理新进展与选题写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5 孟湘;刘昕;;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乳头肌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6 李欢欢;;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A];全国第三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胡立艳;;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特点及护理体会[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C];2014年
8 王丁;邓又斌;黄润青;;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功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常时新;陈瑶;鲍虹;周自明;王乐;;3T MR心肌延迟强化成像对心肌梗死的显示——导航回波自由呼吸与屏气采集技术之间的对比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10 袁新春;周爱云;陈莉;蒋丽萍;张丽丽;李春;袁文欣;;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运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丽云;心肌梗死检测试剂盒[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记者 李丽云;国内首个心肌梗死检测试剂盒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3 安徽黄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裘存新;“T波记忆”酷似心肌缺血[N];健康报;2009年
4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磁共振和CT不能互代[N];健康时报;2013年
5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做检查 磁共振和CT选哪种好[N];健康报;2013年
6 湖南省儿童医院 伍光春;做磁共振前的准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张旭;磁共振导航微创治疗:新技术蕴含大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李仲英;半夜呛咳不妨查查心脏[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9 记者 冯军军;新型磁共振落户北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10 唐智峰;您适合做磁共振检查吗?[N];广东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秀玉;磁共振量化评价移植干细胞与受体心肌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2 张清阳;定量组织速度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技术评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局部心肌功能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朱静静;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4 刘庆华;超声、磁共振、核素扫描对冬眠心肌及其存活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5 杨军;应用自制声学造影剂经静脉心肌造影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周璐;心脏磁共振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活性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于金芬;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腮腺肿瘤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D];山东大学;2016年
8 罗敏敏;胎儿磁共振安全问题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10 李士建;磁共振多技术扫描在复杂性先心病中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评价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万林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准确性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媛媛;心肌梗死不同时间段SDF-1含量与左心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4 喻思思;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周维林;心脏磁共振实时电影成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吴党洁;3.0T磁共振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活性和心室功能的评价[D];青海大学;2014年
7 李杰;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殷霞;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梗死后局部心功能[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田娟;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10 林常青;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特征[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2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2562804.html